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
(2013-01-05 19:35: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科研 |
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
1、在2个集体教学活动之间,让幼儿分批入厕、喝水,去的幼儿动作拖拉,而剩下的幼儿就出现了消极等待。
2、在餐前活动中,幼儿脱离了桌子,就没有了意识,往往会按耐不住。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方便收放的小游戏。首先可以多选择做一些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很大的灵活性。如“剪刀、石头、布”、“翻绳”、“东南西北”等民间游戏,所需材料简单、人数灵活、场地自由,幼儿无需过多的准备,随时都可以在过渡的点滴时间内自由玩耍。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还可以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和体验。其次,可以组织做一些安静的手指游戏、打节奏的游戏。手指游戏朗朗上口,打节奏游戏强调大家协调一致,这些游戏易于调整、安抚幼儿烦躁、激动的情绪,把他们的进餐和午睡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
3、午饭后,有几个幼儿会很快吃完,但也有进餐慢的幼儿。教师往往会通过自行看书来安排那几个幼儿,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幼儿兴趣不高,有的甚至在“闲逛”。
4、离园前,教师需要接待家长,但总会有几个幼儿晚来接,幼儿就会开始追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