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授
萃文书屋在乾隆五十七年(1791)和乾隆五十八年(1792),两次使用木活字刻印《红楼梦》,两种萃文书屋本《红楼梦》便成为此后迄于清末所有《红楼梦》刻本的祖本,它的地位显
得十分重要。因此,200余年来,对于萃文书屋本《红楼梦》的版本学研究一直都是红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1986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今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所藏清钞本《石头记》,俄国学者李福清和孟列夫在为该影印本所撰写的序言《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中,提到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图书馆(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图书馆)所藏的一部萃文书屋本《红楼梦》上,有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学者卡缅斯基所写的一行题记:“道德批判小说,宫廷印刷馆出的,书名《红楼梦》”。
周汝昌依据卡缅斯基的题记,认为是宫廷印刷馆之武英殿修书处刻印《红楼梦》。(见《红楼梦的真故事》,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反对此结论的沈
畅在《红楼梦学刊》2013年第5辑中发表了《关于“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摆印的两个问题》的文章,认为俄国学者的题记未必可靠,清代内府档案文献无考,并进行萃文书屋活字本与武英殿聚珍本的对比。由于证据有力,使周汝昌“宫廷印刷馆”说处于下风。
那么,刻印《红楼梦》的萃文书屋究竟在哪?我认为它就是有宫廷(或怡王)背景的“静寄山
房”,又称怡王府的“明善堂藏书楼”。世称“怡府刻本”。理由如下:
其一、它有宫廷(或怡王)背景,与卡缅斯基题记的说法基夲吻合。
其二、它有刻书的传统,“静寄山房”于乾隆五年就重刻过怡亲王弘晓题序的才子佳人小说《平山冷燕》;弘晓的《明善堂诗集》刊刻几次均由“明善堂藏书楼”刻印;《韵府群玉》二十卷
十册均由弘晓重校并刻印,有专家称其“刻工精湛,不亚于明刻本”。
其三、弘晓于1778年死后,怡府刻书仍在进行,1791年第三任怡亲王永琅帮张宾鹤(曹雪芹)刻印了明义作序的《云汀诗抄》。
其四、1791年,《云汀诗抄》刻印时间与《程甲夲》的刻印时间相重叠。为什么《程甲夲》能
在1791年成书?这与张宾鹤(曹雪芹)有关。张宾鹤断断续续跟弘晓当了几十年幕宾,其实是做了
几十年小说的增删者。张宾鹤是继弘晓之后的唯一版权者。但其一生未做官且生活贫困。我分析,
1790年,张宾鹤临死之前有两个要求兑现,方可拿出一百廿回全部《红楼梦》书稿。一是帮他出
版《云汀诗抄》;二是书稿卖钱留与后人。承诺方应是第三任怡亲王永琅,中间人应是张宾鹤的
好友明义。1791年,张宾鹤(曹雪芹)一死,《程甲夲》就问世了。
根据以上理由,我判定所谓“萃文书屋”其实就是怡王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