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畅:美制乌叙危机 经济冷战遏中俄
(2014-04-08 18:24:20)
标签: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乌克兰克里米亚零和博弈财经 |
4月1日,美国众议院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救援乌克兰的议案,将向乌克兰政府提供10亿美元贷款担保,并就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实施制裁。
同一天,北约宣布终止与俄罗斯的一切合作,而俄罗斯则宣布提高对乌克兰出口天然气的价格。
美俄欧之间的斗法表明,乌克兰克里米亚危机正在持续发酵。自2月21日以来,乌克兰局势已经出现几次波折,围绕乌克兰局势,美俄欧之间已经开展了几轮较量,随着克里米亚公投以及俄罗斯宣布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美俄欧之间的较量已经从政治问题转入领土问题,从非零和博弈转入零和博弈。可以说此次乌克兰危机是自两德统一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大国变更领土行为,对全球的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乌国危机 欧洲能源供应堪忧
目前,欧洲与俄罗斯已经形成了能源供需板块,欧盟高度依赖俄油气资源。俄对欧盟的出口80%是能源,欧盟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尤其严重。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高达100%,而意大利和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也超过25%。俄罗斯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中75%左右要途经乌克兰。因此,此次乌克兰危机以及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欧洲能源供应的问题。
围绕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问题,美俄之间打起口水战。俄罗斯宣称欧洲天然气断供是「欧洲人的幼稚幻想」,俄罗斯不会停止向欧洲出口天然气。而美国则一方面释放石油战略储备,一方面表示美国将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以弥补欧洲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
短期来看,乌克兰天然气储备大概能使用1至2个月,即使俄罗斯现在停止对乌克兰供气,乌克兰的天然气短缺也将在两个月之后才会显现出来。波罗的海国家以及芬兰,是欧洲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最多的国家,白俄罗斯亚马尔管道以及俄罗斯对芬兰的天然气出口基本不受乌克兰危机影响;由于波罗的海LNG设施的修建,北欧国家影响面将较小。与此相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家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将较大。
美国页岩革命 将现实质改变
从目前来看,俄罗斯不会单方面中断通过乌克兰管道对这些国家的供气,倒是乌克兰的某些政治极端势力,有可能做出炸毁管道的事件,因此,尽管目前乌克兰危机给油价带来了大约每桶10美元的风险溢价,但欧洲地区出现能源危机,进而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剧烈变动仍是小概率事件。
中期角度看,虽然美国提出将向欧洲地区出口天然气,但是受到国内法律的限制,页岩气增产能力以及液化天然气制作、接收和运输设施的限制,美国在2015年夏天之前不会向欧洲实质出口天然气。而美国对欧洲市场形成持续的供应则最快要到2017年左右才能实现。
美国在危机之后,释放了5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用来测试「系统安全」,在克里米亚危机之后,美国批准第七个LNG的出口项目,这表明美国正在利用此次危机加快实现从能源进口国向能源出口国的实质性转变。这也表明,近几年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正在从量变实现着质变。
开发远东市场 将利好中国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的估算,在2017年美国就将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在2030年美国将成为石油的净出口国,在2035年左右美国就能实现完全的能源自给。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需求体,转变为全球最大的能源供给体,对全球的能源格局都将带来巨大的影响。
对于欧洲来说,欧洲是否遭遇能源危机与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程度有关,目前英国已经明确表示了反对对俄罗斯加重制裁,并且表示会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这说明欧洲地区在对俄的立场是矛盾的,也是容易达成妥协的。
对于俄罗斯来说,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罗斯出现了外资撤资现象,俄罗斯在海外的金融机构、能源企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据预测,今年俄罗斯经济的增长率将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态势。目前全球的市场环境是处于美元升值、油价贬值、全球资金向美国本土回流的大趋势下。这也意味着俄罗斯由于遭受美欧经济制裁以及乌克兰局势带来的经济困难,将出现复苏乏力的局面。
而俄罗斯对此的应对之道是,其一发放国债,其二对能源品进行折扣,其三是推进远东地区的开发。早前,俄罗斯已经放出将俄罗斯石油公司迁往远东的风声,结合此前在远东地区修建LNG生产厂,并对石油天然气出口进行折扣优惠的消息,俄罗斯将加大对远东国家的能源出口力度,避免依赖欧洲消费造成风险,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利好的。
从长远来看,乌克兰位于欧洲的中心,而之前持续动荡的叙利亚和埃及位于中东地区的中心,这两个地方同时也是能源、物流交汇的中心,这两个中心地点的动乱都呈现长期化的趋势,美国通过制造这两个地区的混乱,已经改变了全球的能源供需和物流格局。
美元渐强能源降价 中俄新挑战
随着俄罗斯能源输出向东看,以及美国加速成为能源出口国,以往全球的欧洲——俄罗斯、中东——亚太、美洲西非——美国的三大能源供需板块将面临彻底的调整。与能源供需板块调整同步的是美元全球环流的改变。
在克里米亚危机之后,美联储召开会议放出美国加快退出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并且提前加息的消息,这意味着美元将持续升值,美债收益率将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全球石油、黄金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美联储的这一决定将推动全球美元环流的又一轮变化。
全球美元将回流美国本土,美元回流也将对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造成新一轮「剪羊毛」的效应。随着美国在能源、美元等方面的走强,尽管从短期看美国对俄罗斯制裁似乎「软弱」并失去先手,但从长期看,美国将利用全球能源格局的改变进一步推动以碳关税、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和PSA(Plurilateral Services
Agreement,多边服务业协议)为代表的新贸易规则,实现全球霸权形态的新转变,进而打赢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冷战。
怀畅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战略分析师
香港《经济日报》,评论,2014年04月08日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3d213209-421c-4c6d-aa0f-396240fb2a01-63106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