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志荣:日本核灾污水 祸害甚于战争
(2013-09-25 11:17:35)
标签: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福岛核电站泄漏军事 |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日本政府原子能灾害对策总部2013年8月7日公布估算结果称,每天约有超过300吨污水流向大海。
分析认为,地下水是在核电站厂区内遭受污染并流出的,无法完全避免。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目前考虑采取尽快抽取护岸附近的地下水,以减少污水流出量。到明年9月为止,污水抽取量将达到约4万吨。
美国阿拉斯加附近海域去年曾经出现海豹出血致死现象,科学家怀疑与日本排放太平洋的放射性污水有关,后因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不了了之。
倘生物链DNA变异 人类受害
福岛核泄漏事故排放的放射性污水主体向东漂移,主要影响日本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但日本附近海域存在极其复杂的中小尺度涡动,会将部分放射性污水向太平洋西南方向输送。从长期来看,中国海域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海洋动物的卵和幼体对辐射较为敏感,所导致的辐射暴露将改变它们的DNA。虽然绝大多数变异动物无法幸存,不过一些动物还是会将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如果整个生物链中开始出现变异的DNA,全人类都是受害者,到时躲到两极也没用。
传统的海上安全问题,着眼于保障海上航行交通安全,防治海盗袭击、防止海上碰撞以及自然灾害等,如今还应该特别注意防治放射性污染。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军事现代化的格局和条件下,各海洋大国主观上都在克制和调整策略,尽量避免发生海上冲突或局部战争。但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污水,比一场海上冲突和局部战争还要严重。
估算结果显示,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周边每天流动着地下水约1,000吨,其中约400吨流入反应堆厂房地下。剩余600吨中的约有300吨地下水流入与厂房相连的坑道后,遭滞留在其中的高活度污水污染,流向大海。还有约300吨地下水则是在未遭污染的情况下流向大海。东电公司正在完善护岸地基,以防止污水流入大海。工程完工之后,每天的污水流出量将减少至60吨。
各国须促日本 停止排放污水
中国与国际社会必须敦促日本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立即停止继续排放核辐射污水,减少对海洋环境破坏的压力。太平洋不是日本的,而是国际社会的公共财产,保护海洋环境,是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生存和繁衍的安全。要迫使日本政府出面、出力、出钱停止继续向太平洋排放高核辐射污水。不要把钱财一味用到增加军费开支,造新型和大型军舰,以及高新性能军用飞机等武器装备上去。
其次,可以要求日本通过科学客观地实地监测,对前两年排放的11,500吨核辐射污水的去向、扩散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如何防治的策略等向国际社会公布。如果现在由于技术原因依然不能停止排放,必须要对其作出科学评估和预测,并公布限期改进的措施。
为此,由加拿大、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美国6个国家12名专家组成的「北太平洋海洋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组,要真正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尤其是中国专家,在其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确立主导地位。
订保护海洋规章 促交代透明
同时,中国与国际社会可以联手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为背景,制定保护海洋环境免遭放射性污水排放破坏的规章制度。日本东电公司不仅要赔偿国内受害者的损失,还要对国际社会有一个明确的交代。为安全起见,必要时通过国际协商将福岛核电站海岸至严重污染区域采取封闭措施,禁航、禁捕、禁入。
按照计划,日本政府希望在2014年3月之前,将所有灾后的核污染垃圾处理干净。希望日本所说的处理方式,并非如2013年一样,指的是「倾倒入海」。上世纪50年代,日本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系列电影名为《哥斯拉》,影片中塑造了一只在美国受到核辐射后从海上出现、袭击都市的怪兽。
眼下,造成核辐射的灾后垃圾已经出现,「鱼斯拉」会不会也为期不远了?
郁志荣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特邀撰稿人
上海日本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
经济日报,中国经纬,2013年09月24日
前一篇:怀畅:叙战乱局 反加速美撤离中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