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畅:美国渐改国际能源格局
标签: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页岩气页岩油再工业化量化宽松财经 |
自2007年后,随着页岩气和页岩油技术的推广和成熟,美国正出现从纯能源进口国到能源独立的拐点现象——2010年,对外部石油的依赖度下降至50%以下,页岩气的增产导致她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在天然气领域已经实现独立,并开始向欧洲、日本出口液化天然气,逐步成为能源出口国。
在石油领域,2010年、2011年美国均曾经多次实现石油产品净出口,页岩油的产量在未来十年内将达到现在的十倍。能源信息署(EIA)预计,2035年的能源自给率将达到87%;在成品油领域,美国已经成为成品油出口国,随着国内能源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生物燃油技术的发展,她将大大透过出口以消化国内过剩的炼油产能。
欧美掀起「再工业化」
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政府宣布「再工业化」的策略,提出加强制造业、出口倍增、提高制造业实际就业率等一系列政策计划。欧债危机爆发,暴露欧洲各国之前「去工业化」的种种弊端,欧洲各国纷纷掀起再工业化的浪潮。能源独立和再工业化,将再次改变国际的能源经济格局:
一、美国能源独立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减少,中东地区不再是全球石油的供应中心,改而为亚太地区的主要能源供给中心。全球将呈现出中东—亚太,俄罗斯—欧洲,加拿大、西非、南美—美国,这几大石油供需区的格局;全球能源供应链缩短,有利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发挥离岸平衡手的作用,至于中东到亚太地区、俄罗斯到欧洲地区的石油通道的地区动荡等安全风险的可能有上升。
二、美国原油进口逐渐减少,天然气和成品油的出口逐渐增多,将可改善她的贸易环境,经常项目开支将可得以改善,贸易赤字也大幅缩小。美国的能源贸易类赤字将从现在的万亿级缩小至百亿级,这有助加强美元的地位,推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促进她再工业化的发展。
三、随着欧美的再工业化,亚太地区的廉价资本将持续减少。欧美引领的再工业化将带动新一代的制造业升级,并促使形成新的国际贸易合作体制。目前美国力推的TPP体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
四、由于美国的能源独立和再工业化,中东地区和亚欧大陆主要能源通道作为全球基础设施的地位将会下降;美国将把主要精力用于西半球,以维护本国的能源安全。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将得不到明显改善,索马里、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印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地区,也在美军撤离后成为一个个烂尾工程,这也成为美国控制亚欧大陆物流发展和经济合作的手段。
从短期因素看,今年6月联储局放出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具体时间表,随后中国股市大跌,银行股、石油股暴跌,全球将进入资本流动紧缩期,美元回流本国,并持续走高,进而带动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退出量化宽松,意味国际市场热钱流动的方向发生根本性变化,大量热钱将从亚太地区回流回美国,这将为资金流出市场的资产价格带来巨大风险。由于美元升值与国际大宗商品具有很强的「负相关」,这也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全面下跌,美元也就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避险工具。
能源企业新并购
由于全球石油的增产量主要出自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针对非OPEC产油国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将成为潮流。此轮由美国退出量宽所引发的全球能源经济格局的调整,可能持续至2030年左右,国际能源经济格局将依次形成几个特征:
一、财富更多的表现为流量而不是存量的特点。美元升值、美国能源独立和再工业化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她持有的外国资本和外国持有的美国资本仍将进一步在总量上增加。从美元,到美债、再到石油、黄金、粮食及其他大宗商品,形成美国全球性的财富环流。随着美国和中国锁紧货币的流动性和全球资本的去杠杆化,美元的全球结算地位和避险属性仍在加强,全球经济仍然裹挟在巨大的美元环流之中。
二、美元三大环流互动形成新的经济体系。黄金美元环流将起到美元霸权锚定物的作用,欧洲由于经济的持续低迷,其黄金成为巨大的压仓物,一旦抛售,将造成欧元信用的彻底消失,因此欧洲的黄金将失去流动性。美国可借此发展以黄金租赁为代表的黄金金融衍生品,一方面削弱黄金的信用,以增强美国的信用;另一方面是黄金的实际流向与美国绑定,提前预防中国大量储备黄金,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石油美元、商品美元的互动性将增强。这两大美元军团不再如以往一样与美国国内资本「单线联系」,而是会增强横向的互动性。在形成中东—亚太能源供需链之后,一端是传统的石油美元「生产区」,一端是传统的商品美元「生产区」,两大美元产区将促进石油美元和商品美元的联系和互动。
中美俄攻防平衡
四、粮食美元的规模将持续扩大,全球粮食与能源互动性增强。随着生物燃料技术的发展,以粮食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及其应用,将在未来十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粮食与石油的绑定作用在增强。据估算,2030年增产的液体燃料中,60%来自生物燃料。由于生物能源与粮食的生产在土地和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因此粮食美元和石油美元的联系也在增强。
五、石油、黄金、粮食是美国新的离岸平衡手。美国国策一直是充当全球的离岸平衡手,提前预防一个全球性的竞争对手再度出现。在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意识到依靠传统的联盟战略,统合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力量来提前预防对手的做法代价太大,成本过高;而美国和中俄两国主要战力对手在军事上的攻防态势基本固定,哪一方都无法彻底打破美国全球攻势和中俄地区守势的军事平衡。
在中俄两国拥有核武器、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美国不会发动大规模的侵略的这几个前提下,中俄的地区守势和美国的全球攻势,将成为长期的攻防平衡态势。尽管美国的军事优势相比中俄在增大,但她通过军事力量发挥离岸平衡手的能力在下降,因此美国在通过建立石油美元、黄金美元、粮食美元、商品美元的全球环流,通过控制全球信用、CPI、大宗商品价格和财富流向,发挥着新的全球离岸平衡手的作用。
作者为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战略分析师
* 本文节录自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研究报告
信报,中国围睹,2013年7月20日
前一篇:张抗:中国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大
后一篇:张抗:改革是页岩油气发展的关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