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查韦斯生死影响中美能源策略
标签:
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委内瑞拉查韦斯拉美财经 |
凡关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人都会关注委内瑞拉,关注她的现任总统查韦斯(Hugo
Chavez)。委内瑞拉拥有非常丰富的探明石油储量,2011年初又发现850亿桶储量,目前石油储量约为2970亿桶,位居世界第一;每天则生产石油225万桶,出口190多万桶,位列第五大产油国和石油出口国。
新当选连任的总统查韦斯前往古巴接受癌症治疗逾两个月后,在社交网站Twitter发表讯息(2月18日),表示已经回国。查韦斯的健康以至生死,不仅影响委内瑞拉、整个拉美的政治走向,甚至为全球石油能源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眼下委内瑞拉的财政收入50%来自石油,收归国有的国家石油公司成为查韦斯的提款机,石油让他得以推动国家前进,这其中带有诸多专制色彩;查韦斯之所以能够取得进步,是因为他有很多石油来换取民众的支持。
发展之余患上「荷兰病」
在执政的十三年里,查韦斯从农业、到医改、到教育等诸多领域进行改革,大幅削减贫困人口,力度之大超越所有拉美国家。委内瑞拉政府声称,2012年1月的社会投资已达4680亿美元;自2002年以来,当地的收入分配比其他所有拉美国家都要好。
国际事务也是如此,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数据,每天运往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国家的石油约有40万桶,仅古巴三分二的石油就是来自委内瑞拉;但不管具体数量如何,自查韦斯上台后,委内瑞拉对拉美的发展援助已经超过美国。以美国经济规模远远大于委内瑞拉,这做法已相当具有说服力。
虽然查韦斯依靠丰厚的石油收入实施社会计划,赢得民心,但也令委内瑞拉患上严重的「荷兰病」(资源诅咒)——按名义价值计算,自1998年起,委内瑞拉石油出口收入增长410
%,进口增长130%,若以实际价值计算,出口则降40%,进口则翻一番。与此同时,查韦斯「杀富济贫」的政策也导致社会撕裂,委内瑞拉在制度层面的发展程度也落后于拉丁美洲的竞争者。
像委内瑞拉这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本可争取更多投资项目,吸引大量外资,并有大量外汇储备购买资本商品和原材料;不幸的是,在过去十三年里,当局实行的经济政策一直缺乏成效,委内瑞拉已经花费了5170多亿美元的石油收入,债务总额也从1998年的313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底的约960亿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石油使得查韦斯可以巩固和发展他的革命,但实际潜能也已遭到破坏。自他掌权以来,尽管探明储量明显增加,但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一直没有超过此前350万桶╱日的高峰产量。
美国一些政客和能源学者意识到过去二十年美国对拉美的政策是错误的,对委内瑞拉尤甚——查韦斯可以成为拉美左翼运动旗手,与美国把他视为主要的拉美敌人有关;最明显的错误发生于布殊总统任内,美国企图通过支持委内瑞拉国内的反对派推翻查韦斯,但这却提高了查韦斯在国内的地位,也让拉美多国的领导人跟美国保持距离和警惕;而查韦斯敢于向美国叫板,使他成了拉美地区的英雄。
中国须重整「就近」策略
尽管查韦斯以反美闻名于世,但委内瑞拉多年来一直把50%出口石油运到美国,美国一直是她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清楚认识到:「不要听查韦斯说什么,要看他在做什么」。有美国石油专家明确指出,委内瑞拉是唯一可能成为「美洲沙地阿拉伯」的国家,美国能源安全需要更多区域内的石油供应,而委内瑞拉的潜力最大。
委内瑞拉也非常需要美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进入」能带动更多其他国家的投资和技术「进入」,这也有利于委内瑞拉进入国际社会。增加委内瑞拉石油产量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对她、对美国、对拉美,乃至对全球都是有利的。
最近几年,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快速上升,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和投资已经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名列第三,尽管比例还不到总量的10%,但上升得很快。有经济学家估计,今年中国就有可能超越欧盟成为拉美第二大投资国。不过,中国在拉美的发展,已成为美国调整拉美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重大的转变时刻,中国有必要调整对委内瑞拉和拉美的策略。美国能源安全保障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回归美洲、回归本土——加拿大、墨西哥和委内瑞拉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中国能源安全供应应该学习美国的「就近」解决模式。
不论是在资源潜力和成本因素诸多方面,向西(中东)和向北(中亚俄罗斯)将是中国未来保障能源安全最重要的策略方向。填补对手退出的空间、避开跟最强对手面对面的直接碰撞,又能与「就近」资源国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实现共赢。为达此目标,中国需要一个全新的长期能源策略的设计和规划。
陈卫东
作者为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特邀撰稿人、中国海洋石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
中国围睹,2013年3月2日
后一篇:威廉.法伦:美国首要提升自身信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