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是能自学成才的

标签:
文化 |
分类: 起名算命 |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算命看做一种异常神秘的手段,是为玄学。
在大多数眼里,这群有着“特异功能”的人通常表现是:古色香案前,一副为人师表的打扮,加上庄重的神情。来访者自觉报上生辰八字,然后算师或颂口诀、或翻旧历,再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就可以把来访者的家中长序、来年旧事说得八九不离十。此外,对于来访者当前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办法,更是一一指明。
经过一段时间后,来访者发现自己的经历和算师说的别无二致,因此,必然的将对方视为神人;又在算师的化解下渡过危机,自然又将对方当做恩人。
以上所述,也就是当今社会上关于算命这个行业的最高评价了。至于准确率这个问题,不在本文的考究范围内。
面对这般神奇的本领,我们普通人一定会心生向往,更有甚至,会无比渴望自己能掌握这些本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特殊行业的门槛和精进到底取决于什么。
话说,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最重要手段,算命这个行业也自然如此。
(说些题外话。学习前,他们也是正常的人,并没有什么天赋异秉的说法。学成后,所谓的通阴阳、知古今呢,自然也是夸大其词。毕竟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一些不良居心的算师为了自抬身份,会编造出一套玄奥的说辞,来给自己的个人形象增加份量,或者是增添笼络人心最终获取的钱财的手段。)
一个合格和正常的算师会这样对你说:算师要具备的知识理论来源首推《周易》,它是最为基本的教材。
相传,它由商周时期文王姬昌编写,内容分为《经》、《传》两部分,从根本上确定了中国玄学的基础,是为群经之首、万传之祖。
其成因,得说到中国早期的社会环境,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科学水平落后,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
这本书既是神意的体现,也是人们从事大型活动前,龟甲占卜时的经验总结。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甲骨文,它上面的内容,就全都是当时人们占卜时的记录。因此,在周文王那个时代,占卜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活动,并且有着蓬勃的发展。
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人文的发展,占卜渐渐归化到算命这门行道中,从而孕生了算师这个独特的“江湖”环境。
再说回《周易》,它不仅提供了算师们学习和精进的学术基础,也记载了许多朴素的哲学思想与当时的文化成果,可以算是一本内容比较庞杂的书籍。
在《周易》之外,供算师们学习的还有很多书籍。比如:《麻衣相法》、四柱算术类的《三命通会》、《命理探源》等。不过说到最红、最具传奇色彩的,还得首推《推背图》。
据说,这本书起源于唐朝时的著名术数大家袁天罡与李淳风。此二人在闲暇时,利用自己掌握的占卜知识,对于后世时代的发展做出基本的推理,乃至到了无一不验的境地,当真是古往今来的术数界的宗师人物。
当然,作为读者的你想要自学成才到这个境界,这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