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何以寄相思

标签:
七夕定情星座 |
分类: 婚姻情感 |
50年代出生的堂姐,常常提起年轻时的一件憾事:年轻时的堂姐模样好,性子随和,在村子里极受欢迎。长到待嫁之龄,村里村外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堂姐心高气傲,唯独瞧上同村不同组的C君。C君家里兄弟姐妹多,父亲早早不在,全靠C君做木工活支撑,人十分稳重,待堂姐也不错。兴许,流水毫无落花意,直到堂姐出嫁,也没等到C君来说亲。一年以后,堂姐偶然打开木箱,看见箱底的纱巾,回忆起过去总总,忽然明白C君对自己是有意的。纱巾是当时男女偷偷定情之物,他假借妹妹送来是试探自己,可恨一直没有弄明白。错失良缘。
堂姐的事情,若是发生在现今,C君用蜡烛摆一红心、手捧玫瑰站在中间、高声大喊,xx嫁给我吧,最后的结果必将改写。爱情观念在变,我们的求爱方式也随之改变。记得曾经一段时间,情侣之间流行送杯子、香水、项链、打火机、皮带之类的,每次有异性朋友过生日时,特别苦恼,害怕送错东西让别人误会,招些闲言碎语。
定情信物流行起来一阵一阵儿的,更新换代快,唯有戒指寿命最长,古时流行的定情信物如头发、玉佩、香囊、鞋子之类的,在古装剧中依稀可以看见身影。今天,让我们重温一下,含蓄年代的定情物。
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2.梳子
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3.罗帕
4 戒指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载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会面安可期,见指环如见其人,指环之重跃然诗里。戒指既然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婚女子都不戴戒指。
5.簪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周宣王的姜后有“退簪劝政”的佳话:说的是周宣王荒疏国政,姜后为了规劝他,就退去发簪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羞愧难当,从此励精图治。《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6.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红楼梦》中,黛玉送给宝玉一个香囊,后来误会他送给了别人,赌气把正做的一个剪了,却不知宝玉已将它贴身佩戴。
古装电视里常有将玉佩等物件掰成两半,各执一块以定情的桥段。多年以后,这半块玉佩往往成为寻子认亲的证物。
7.花椒
情人送花椒的桥段在目前在古装剧中还未见到过,很新鲜。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时的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物的习俗。《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的故事。定情时就说好将来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爱情上其实很直白。
8.头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身体部位十分看重,认为这也是“孝”的一部分。所以三国里夏侯惇眼睛被箭射中后,才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一口将眼睛又吃回去。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心上人,表达无以复加的爱意,头发自然最合适不过。所以古时候,女子经常会剪落一束青丝赠送给情郎做定情物。
9.同心结
同心结也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梁武帝萧衍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宋代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词。
10玉佩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古人爱玉,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古语。《古诗笺》中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殷殷地叮嘱女儿些私语,一面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玉在我国古代是君子的象征。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正与玉的寓意相符。所以古代高雅从容的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