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处世之道慈航法师
(2011-07-19 15:06:53)
标签:
金山寺慈航《易经》高处不胜寒金字塔 |
勿论职场或者生活,不局安身立命之说,需图处世进退之道。而在《易经》这部宏大历史文本戏中,刻录了这样的智慧。
一、处治世立威望
正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身处太平盛世、社会安定时,就要养成道德威望。草上之风必偃,德风威望不是造作而有,是慈悲的流露,是德行的显发。有威望的人自能受人尊重,受人信赖。无论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领导人的威望是带领组织走向成功的条件,更是创造意义价值的关键。
二、处乱世用圆通
当社会秩序混乱、人伦道常不调时,就不能一味守成不变,必须圆通一点。圆通不是没有原则,而是不要太过计较细节,不要太过执着成规。观世音菩萨因为耳根圆通,所以能循声救苦;金山寺妙善禅师因为善巧度化,解决众生苦难,所以被称为“活佛”,在举世滔滔时,有一点圆融方便,才能通达人情,自利利人。
三、处高处要谦恭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当一个人的事业愈大,地位愈高,就愈要懂得低头的哲学。名企业家曾说:“我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向多少人弯腰鞠躬后才有的。慈航法师也说过:“如果要人讨厌你,你尽可以挺胸昂头!”谦虚恭敬不是客气,也不是虚伪,它是发自内心的柔软,是对人、事物的尊敬和接受。处高位者能谦恭,就像金字塔一样,稳重而厚实。一个人愈懂得谦虚恭敬,才会更有人缘。
四、处低处勤用功。
有的人常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叹。其实不然,如果你真的很有能力,可是生不逢时;或是你很有德行,却不受人重视,处在这种低潮的时候,不要着急,也不要失望,只要你养深积厚,做好“蓄势待发”的准备,一旦因缘成熟,不怕不会龙行九天。所以一个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只要自己有实力,何患无成。
古人说:“夫乾坤覆载,以人为贵,立身乱世,以礼仪为本。“懂得进退得宜,出入有序,是做人处事的基本条件,否则纵使周知天下事,不懂进退,总是愚痴。尤其,在进退间恭敬,在往来时宽厚,更是立身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