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理能力弱的原因

(2014-12-19 13:50:04)
标签:

育儿

三、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原因分析

1、             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很多家长抱怨自家的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的那么好,为什么到家里要喂?

在我带班期间就有这样一位家长。那天,因为他中午来接孩子,来的时候孩子们还在吃午饭,所以只能在外面看着,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一勺勺往嘴里放饭,完全不需要老师帮忙时,好像真的很惊讶。11:30一到他就迫不及待走进来跟我说:“吕老师,我们家宝贝你怎么让他吃饭的啊?为什么在家里一直不肯吃呢?一定要大人喂才行,我们被他弄得烦恼死了!”我就跟他说你们试着不要喂他,不肯吃就别让他吃,饿了之后就知道了。当时他爸爸就说:“那怎么可能呢,他爷爷奶奶肯定要心疼的。”那时我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是家里老人的溺爱而引起的。其实小孩子也是非常聪明的,知道你疼爱他,他就习惯撒娇、什么事情都不肯做。家里有两老就这样了,那么那些独生子女的孩子就更不用提了。

不只是吃饭,还有睡觉、穿衣、穿裤子、穿袜穿鞋,甚至洗脸都要大人帮忙,这多数都是大人的宠爱、溺爱而造成的。

由于自己的溺爱而导致孩子习惯性依赖撒娇,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现象,他们知道你们会为他们做的,还怕什么?

部分家长还因为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干脆就为孩子包办,吃饭都是家长喂,其实这样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的,孩子在幼儿园中,老师不可能做到一个个孩子都进行喂饭,都是让孩子自己吃的,等到冬天天气一冷,孩子如果饭吃得慢,那一碗饭就是冰冰冷了,对孩子的胃也不好。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比较小,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我们用的很多词语他们都不甚理解,很多爸爸妈妈因为在教孩子自理方法和技能时,因为词语的成人化,导致孩子理解不了,然后一遍一遍的说,孩子还是难以理解,最终失去了耐心,直接上手帮他们解决了。

“我跟她说了很多遍,但是她一直不会,真是太笨了!”这是班的一位妈妈向我说的抱怨。就因为她的孩子不会穿衣服。当时我问她,你怎么教她的,能再示范一遍吗?后来,我把小宝叫过来,让她妈妈再教她一遍,妈妈说:“小宝,这种外套我们在穿的时候,要先看看是不是正面的。(很好,知道告诉孩子要先看正面反面。)你看那些图案,我们看到图案就知道正面的对不对,然后一个手臂伸到袖子里面去,在另一个袖子和头一起套就去就好了,来,你试试看。”说完,就拿着外套要帮小宝套进去,可是小宝还没准备好,还没有理清头绪,所以当时就是一顿乱套,整个头都在衣服里面出不来了。我把外套帮她拿下来,对小宝说:“小宝,看,我们的小手就要过火车隧道喽,看,过去了没?有几个隧道啊?那我们的两只手是不是刚好是两列火车?哦,我们的小手进去了,看看,我们的头可以从哪里出来啊?”这样说了以后,小宝很快就理解了,在妈妈眼里复杂的套头衫就这样学会了。其实很多问题不是孩子理解能力或者智力的问题,而是我们大人的表达方法不对,如果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思考,用一些尽量有趣、形象的语言来说,来解释或者示范,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学起来是很快的。

穿衣、穿裤子、穿鞋子、吃饭、洗脸甚至是学习折纸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用对了方法,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3、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