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2014-03-17 15:03:53)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事应该让他们自己做,现代的孩子作为21世纪的主人除了具备较好思想文化素质和创造力外,还要有一定的生存和独立生活的本领”。对于小班幼儿特别是入园初期的幼儿来说,他们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跨越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环境,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到集体生活以后,规范的生活常规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孩子养成了良好进餐、午睡、入厕、穿脱衣服等一系列简单的生活常规和自理能力,才能进一步地去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常规。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才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在家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的生活在众多亲人的保护之中很多时候孩子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被父母包办代替了,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越来越差,依赖性越来越强,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他们不了解哪些是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哪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更加没有准确的概念。因此,我们教师就得先把有关生活常规的概念传授于幼儿,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睡觉时不讲话不影响他人、小椅子要轻拿轻放、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爱护玩具玩好要放回原处等等。幼儿只有在明白了这些概念以后,他们才能学着遵守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小班幼儿学习常规培养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是老师们最棘手的事情,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该如何有效的应对呢?因为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教师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会因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幼儿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过抽象话,很难理解的。所以,常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教师讲解完以后很多幼儿还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也有幼儿会颠倒顺序随便操作,导致一堂课会进行的不顺利,课堂纪律比较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