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2013-09-14 19:49:28)分类: 教育科研 |
“当教师停止了进步,学生也就停止了进步。”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就是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事业推进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现代幼教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升幼儿教师的反思境界,培养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张扬幼儿教师的个性特色,塑造富有立体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幼儿教师新形象,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幼儿园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得到被肯定和激励的心理满足。 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教师是将对个人专业成长的期待与对发挥个人潜能、做好本职工作的追求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必须将发生在教师身上的那些鲜活的教育、教学实例,作为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范例,以满足教师期望得到被肯定和激励的心理需要,并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同时,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理顺阶段性发展与长远发展、个体发展与群体发展、教师发展与幼儿园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形成适合于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从而使教师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式,加快其专业发展的进程。 二、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奠定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由教育理论所支配,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而教育理论是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的。为此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的广泛性指:一是学习人员广泛,要求教师人人参与,通过定期的学习信息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体会;二是学习资源广泛,书本、上网、园所交流、安排教师到先进的地区学习新观念,接受新信息。此外注重反思型学习,包括在学习中反思和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是指教师在学习时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并把所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在反思中学习就是教师通过对自身的教学行为的反思进行学习,提升、拓展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层次。另一方面利用敏锐的触觉和目光,随时关注知识的更新发展动态,及时捕捉新信息,创造更宽阔的思维空间。专题性指创设富有特色的专题研讨让教师打破自我学习局限性,围绕某个专题交流探讨,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主要方式有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在研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人人参与,人人当主角,从而促进了教师们理念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她们的自我效能感,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积极的效应。 三、构建园本教研文化,建立多层次的实践平台。 只有当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能力的时候,教育才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实践探索、丰富积淀、总结修正的艰苦历程,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而不同年龄的教师教育经历不同,所处的发展层次不同,期待发展的目标也不同。因此,应该从幼儿园的整体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出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多层次的实践平台,促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体验、磨练、感悟和积淀。 教研组是教师学习提高和成长进步的摇篮。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示范观摩课、优质课评比,汇报课等系列活动,强调观摩研讨,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上,鼓励教师要有信心展示自己的成功经验,更要有勇气将问题暴露出来。并将观摩课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使每个参与者都能从问题中得到启发和帮助。我们还注意营造一种独立、平等和互相信任的评议氛围,使批判、怀疑、反思和自主更新成为每次评议主流。另外,还组织教师参加地区、市级教师各项大练兵活动,为她们创造展示才华的舞台。 四、愉悦的氛围,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动力。 环境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成长一方面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教师更离不开宽松、舒畅的学校环境,尤其是民主、愉悦的良好氛围。有意识地以欣赏的态度影响和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和睦、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焕发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以儿童发展为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成为不变的话题。教师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大胆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才能促进专业化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