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illy
sill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26
  • 关注人气:5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炒钱-利用信用证炒钱

(2011-08-10 15:37:40)
标签:

杂谈

  炒钱-利用信用证炒钱

  利用信用证炒钱,这是一个绝对新鲜的概念,”。可能我们听过炒房、炒股、炒黄金、炒基金、炒期货、炒外汇、炒字画等这些炒钱的方式,但是又有几个人听说过利用信用证炒钱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胡先生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但他向《英才》记者坦言,他根本看不上贸易那点微薄的利润,“我做贸易只是为了贸易融资。”

  以进口为例,在产品进口过来之前,胡先生先联系好国内的下家,并从下家那里提前收取货款。此时胡先生不需要立即将货款打给国外的出口商,而是通过银行给出口商开一张6个月的信用证便可。信用证利率很低,更重要的是合法。在信用证到期之前的6个月,胡先生便可以将货款用作它途,比如放高利贷。

  李中坚有些愤愤然地对《英才》记者说道,“以前大家都炒房,现在大家开始炒钱(放高利贷)了。银根越紧,钱越好炒。这也加剧做实业与做投机之间的两极分化。”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宗和告诉《英才》记者,中小企业贷款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先是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大,压力大则迫使某些企业做投机,做投机毫无疑问又加大了企业的风险,银行就更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而当银行不贷款时,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加恶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已经逐渐变得和从前的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样,到了一个制造业没有利润或者说为利润、而资本却开始涌动沸腾的时代。

  “一些外贸的单子,现在都不敢接了。从前只要接到进口商开出的信用证,就可以从银行贷款然后开始生产。但是现在要么贷不到款,即使贷得了款,8厘的月息(年化9.8%),也不敢贷。一个产品做出来,一年也没有那么多的利润。”李中坚颇为怀念早已远去的月息四五厘的日子。

  温州当地一位民企老板胡先生告诉《英才》记者,现在靠传统那些生意已经赚不到钱了,很多工厂之所以亏损还继续经营,完全只是为了可以通过工厂从银行贷款,然后将贷款用到其它地方去。

  据《英才》记者了解,一间劳动密集型的工厂,一年如果能够做出1-2亿的营业额,尽管生意本身可能赚不了多少钱,但可以以此从银行贷到5000万左右的贷款,而这5000万的贷款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为了民间游资。

    其次,中国的日益崛起的新一代热衷于对投机,没有恒心,对传统的致富道路感到无望,开始寻找其他途径致富,而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日益加强,贸易知识渐渐的宽广,于是利用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发现的经验,投向炒钱的潮流中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的融资在金融危机后变得困难,同时中国中小企业的崛起速度又非常的快,企业对融资的依赖性日益增加,有市场的地方肯定有商家的,毋庸置疑,于是就出了一批专门来利用各种手段(当然也就包括了信用证)炒钱,赚取中间利润的商家,甚至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