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财富排名世界第四富豪的“父职观”
标签:
婚姻家庭情感育儿 |
分类: 亲子教育-亲子总动员 |
--------->>
<<---------
没有人能说他没有足够的钱,但是他为什么生活过得像一个工薪阶级的人,只开个小车?住在一般般的小公寓中?对自己很苛刻、对家人很吝啬?对于花点小钱做个航天游客没啥兴趣?还给员工有四个月带薪的产假/陪产假?
他们夫妇活得快乐是因为人生价值观和你我不同;有人带着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看小扎的妻子,觉得她又胖又丑,这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就算是我们认为全球外表最美、最靓丽的“美女”在小扎身边也不一定引得起他的兴趣。而Priscilla显然因为有和小扎接近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相信是这份认同吸引了小扎,并且当时小扎也还是个穷学生,因此并不是财富吸引了Priscilla的注意。
今天他们的成就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巨大的财富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及人生信念,反而更加地呈现出,当一个人生价值观正确的人,在拥有了一个全人类在追求的财富时,他们是如何正确地运用和帮助别人。
看看今天的排名在前的世界首富们,像是比尔盖茨、华伦巴菲特;他们的价值观是相近的,自己持守着简单的生活,而运用能力与机会得到的财富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对于有这样目标的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追求到想要的富有;而是在成功到某一个程度时,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信念;也有的人在得到财富之前本来就没有什么人生信念,以致无法成为财富的主人,却用一生的努力换来一个新的身份,变成了财富的奴隶。而在这当中,儿女对父母爱的渴求却因父母没有给予儿女应有的关注和教导,这个缺失成了孩子们一生永远实现不了的梦想,成了一生之痛。
--------->>
<<---------
在北卡罗莱纳农工州立大学演讲时,扎克伯格满脸幸福地说:“相比于Facebook,我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来源于我的家庭!”这个掌管上千亿资产的CEO,应该是世界上最忙的爸爸,可在育儿上“挥霍无度”,亲力亲为,不愿错过最金贵的亲子时光。而且看得出来,他很享受。
工作是做不完的,家庭更重要。所以大女儿一出生,小扎便在Facebook甩下一份26页的PPT后扬长而去,告假两个月,不问世事,专心在家里陪妻带娃,隔三差五就在社交平台晒出和女儿的亲密合照。作为爸爸,他却是用最普通的方式在践行着一位父亲的责任与修养。他爱家、爱妻子、爱孩子的方式,恰恰都与物质无关。全世界像小扎这样的爸爸多一点,快乐成长的孩子会多一些,社会悲剧会少很多。
--------->>
<<---------
爸爸们若还在迷信只有物质生活更丰富才能给儿女幸福;真相是,小扎家比起你家的物质条件“穷”太多了。如果你依然坚持你的想法,花在工作的时间比陪伴儿女要多很多,那只有两个原因:
1.你真的更爱钱财过于想给儿女幸福的童年,
2.你不懂得什么是爱(你只会给儿女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童年)。
曾经怀疑过人家的好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吗?当然是有原因、有方法的。好在是可以习得的,不怕不会就怕不学。提醒一点,你打算怎么做爸爸是你的自由选择,然而儿女是否幸福的后果却是绑定的。
若不信,看看咱们的富二代们,老实说,他们家势比小扎家还差远了,可是孩子却养成了那样,让人看了翻白眼,这不就是一大群活生生的例子(或教训)。
亲爱的爸爸们,你打算咋办?孩子在等着你作决定呢!
要陪伴孩子的童年,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不是物质条件;我们帮助的家庭中,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很忙,虽然孩子的物质条件很好,但通常问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往往最想得到的是父母的陪伴。
可以请孩子常常发短信,用不同的词句向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陪伴的渴望(甚至可以转发这篇小扎的文章)。坚持长期表达对父母的爱,总会唤起父母内心的触动的。(他们是有信仰的)也可以继续为父母祷告。若有机会让学生告诉父母,让他们知道孩子心里的期盼。
嗯嗯,谢谢老师的建议,可以让孩子去向父母表达想要陪伴的渴望,坚持表达对父母的爱,相信最终会触动父母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nZVdstCicvNu095vavMtnn7WPRYkTyBL1DVjQ6fBUZVQs9sZ3Pq0lPCsuazfWUr7bL2iblicTG0jzsISJdUxHCxA/640?wx_fmt=png
大多数的父母不是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只是忙起来就容易忽略了,加上孩子没有表达(其实是父母的失职,没有给孩子时间;或者孩子因为惧怕而不敢表达)这就很容易让有惰性,或是给自己找借口的父母有个错觉,以为自己也给的足够了。
这造成沟通的障碍和误解,后果是关系的倒退。等看到成绩时,父母很生气,觉得孩子不用功,对不起父母的“付出。其实”孩子是很委屈的,就因为在孤独的心境中失落了学习的动力,因为ta觉得在父母眼中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似乎只有成绩好才能讨得爸妈的欢心,但是ta办不到,这时ta对自己是很失望,自己是可有可无的了。
当孩子“感觉”自己不被父母在意时,就可能会出现反常行为,时间久了,感到没有希望,看不到个头,既然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开心,干嘛还在家里让人讨厌呢?当对自己失望透顶了,痛得不能再痛时,往往就用伤害自己来“惩罚”自己。有的就下了决心不要再留在这个世界上了。
亲爱的家长,你说,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现在开放和本文相关的提问,如果你有有关恋爱交友、夫妻关系的问题,并且愿意游老老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作答的,欢迎提出。为了能回答得准确,提问请不要少于100字,提问主要内容请包括:
1、事件(发生了什么?)
2、这个事件对你们关系上的影响
3、你的期望
我们不能保证接到提问就立即回复,但会尽快处理,公开回复。谢谢!
(为保护隐私,请勿使用实名提问)
您的幸福
我们的专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