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嫁一个把她当女儿宠的男人,是吗?”
我听了一愣,这是什么论调?怎么把夫妻爱情搞成了父女模式?
我当时就用一个问题来回答,“你觉得一个男人最大的幸福是不是讨了一个当妈的女人呢?”
看着ta一脸的茫然,我觉得应该稍微解释一下。
 
我后来到网上一搜,还真有一堆鼓吹这个论调的人,而其论述真的让人哭笑不得,最让人无语的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的“赞”和附和。
 
是“夫妻”?还是“父女”?
会用脑筋思考的人都知道,夫妻关系是两个独立对等,却又能彼此接纳、相互支持、相爱合一的人构成的,要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同进同出,甘能共享,苦能同当。只有这样才能夫唱妇随,相敬如宾,过上“琴瑟和鸣”的幸福日子。
 
若是梦想“嫁一个把你当女儿宠的男人”,直觉上觉得只有一个思想不成熟、也不愿意承担经营爱情责任的女性才会作如此想。什么是幸福?难道只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物质上的满足?若果真有这种男人,他不是把你当女儿,而是当宠物来养的;因为他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夫妻关系是如何经营的?
 
好父亲会让女儿任性吗?
若是从健康的亲子关系中来看,一个父亲也不会让女儿过度任性、毫无责任感的。我很好奇,难道真的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夫妻关系和互动吗?刚巧,没多久就读到一篇微文,标题是“嫁个把你当女儿宠的男人,呵呵!”作者是李娜。
李老师文中提到了两个就是按照这个信念找对象的实例,其中一个就是才高八斗的高晓松,令人称羡一时的“才子和金丝雀”般婚姻五年后宣告结束,或许就是因为不对等,才情没有共鸣,缺乏灵魂伙伴让这样即便是生活无忧无虑的婚姻“无以为继”吧!
 
错误的标准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因此,寻找婚姻的对象,不能是单看有没有车和房(物质不虞缺乏),也不能单看能否保证不会有冲突(认为冲突是导致夫妻关系恶化的祸首);而是要看二人是否般配,是否能够出入相随、有好的“情感联结”,能无话不谈,为爱愿意付出。
 
我特别喜欢李娜老师的结论,我节录在下面:
情感和婚姻关系,最重要的是彼此的深刻链接、共同成长;需要两个人都付出,需要彼此有回应;需要打破自恋的壳,真正“看见”自己也“看见”对方。
其实婚姻里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在漫长无声的岁月里,我们在关系中学习、成长、付出、改变。
后来你会发现,原来关系越深刻就越新鲜,因为你可以探索到对方身上,原来有那么多潜在的能量和丰富的内容;原来我们的内心是有弹性的,可以改变,变成更好的自己,彼此变成更合适的人。
 
这几乎精准地描述了我和老婆的关系和互动模式,特别是其中两句:“最重要的是彼此深刻的链接”,以及“原来关系越深刻就越新鲜”。
 
谈谈自己的例子
我们刚从美国回来的那几天,因为要倒时差(美国西岸和中国有15个小时时差),接连好几天我们半夜三四点就醒了,怎么也睡不着了。那做啥呢?开始聊天,说笑话,无所不谈,到了快五点时,肚子饿了,两个人就爬起来一起弄早餐。老婆开始打咖啡豆时,我看到洗碗池里还有几个前一天没洗的碗,于是我就创下了清晨五点刷碗的个人纪录。两个人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很早很早的早餐(有照片为证)。
 

 
进入深层幸福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遇到什么事(包括不顺利的境遇),我们都可以平静面对?为什么还可以欢颜以对?就是“彼此有深刻的链接”,我们什么状况都是从“二人合一”,“二人一体”的角度来看事情;ta的感受是什么?ta需要什么?我可以为ta做什么?想想,当两个人有了这样的共识,是不是比两个人各自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来得更好?更温馨?更能够促进感情?
 
另外,就因为彼此的链接越来越深刻,关系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关系越深刻就越新鲜”;原来在思想的深处、在情感的内层,她对我是如此的爱和关切,我对她也有相同的感受;并且这个感受随着时间越来越强大和稳固。
 
弄对方向事半功倍
我在成都,若是想要去北京,方向只有朝北才是对的;要是方向弄错了,无论你付出再多的努力和时间,只会和你的目标越离越远。“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嫁一个把她当女儿宠的男人”?如果这是你的想法,我可以很直白地告诉你,“方向错了!”
当然选择是在你。
-------------------------------------
欢迎留言,给我们反馈。
现在开放和本文相关问题的提问,如果你有有关恋爱交友、夫妻关系的问题,并且愿意游老老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作答的,欢迎提出。为了能回答得准确,提问请不要少于100字,提问主要内容请包括:
1、事件(发生了什么?)
2、这个事件对你们关系上的影响
3、你的期望
我们不能保证接到提问就立即回复,但会尽快处理,公开回复。谢谢!
(为保护隐私,请勿使用实名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