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老丨最令我震撼的两个故事

分类: 婚姻家庭-牵手一世情 |
这里面其实有三段,一个外国故事,一个假设的中国故事,还有一个真实的中国版故事。撇开第二个假设的不谈,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有几个共通点,男主人都是很冷静地处理了孩子的意外事故,也都得到周遭人的称许;这不是我想要说的重点,也许是职业使然,我更关注的是男主人的情绪问题。
任何一个正常人,当他失去心爱的孩子时,他的情绪一定是遭遇到极大的冲击,之所以没有外显的强烈表现,特别是男人,通常是在理智上他认为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去面对或是处理;若不处理会有更不好的事会发生。在这两个故事里,男主人可能认为关注妻子,稳定妻子的情绪和家人的悲伤比自己的痛苦感受更重要,更急迫需要处理,因此用意志强压下了自己的悲伤感受。然而对情绪而言,这是极其不健康的。
没有处理的情绪有如身体上的一个伤口被有意忽略了,它会发炎,化脓,甚至引起败血病,影响到生命。当情绪被压抑下去时,表面上看起来“没事了”,可是没有处理它并不表示它不存在;在当事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要耗去许多的能量去掩盖它的真实感受。
这就是为何许多经历过重大悲伤事件的人容易衰老疲惫,因为那个未曾处理的哀痛,依然继续地、大量地耗蚀者当事人的“心力”。若是遇到触景生情的情景,很容易就引爆了压抑许久的情绪,往往此时对当事人及周遭的人所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计和弥补的。
因而当我们知道有亲友遭遇到重大变故时,一定要关注当事人的情绪变化;若是好像平静地超出常人,一定要在事后适当的时机,建议他们去寻求专业的帮助,疗愈情绪的创伤。近年来全球各地地震、海啸不断,经过几年的重建,硬件似乎恢复地比之前还要好,只是许多人内心的伤痛(PTSD灾后创伤应激症候群)却未曾真正地被处理了,而这个伤痛的后遗症可能会延续到当事人的婚姻、家庭中去;却因时过境迁,很少人会意识到这些问题的真正的原因,而有的甚至演变成了几代相传的梦魇。
最令我震撼的两个故事
作者:晚情
来源:倾我们所能去生活 (ID:wanqingdepingtai)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很早以前,曾经看过一个外国的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夫妻,结婚11年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小男孩,两人感情非常好,孩子自然是他们的心头至宝。
一家人生活得幸福快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突然降临到这个小家庭。
在小男孩两岁的某一个早晨,丈夫赶时间去上班,看到桌上有一瓶打开了的药水,只是因为赶着上班,他并没有把它收起来,而是大声告诉在厨房忙碌的妻子:“记得把药瓶收好,别让孩子拿到。”就急匆匆地赶去上班了。
可是妻子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很快就忘记了丈夫的提醒。
小男孩自己在客厅里玩,被瓶子的颜色所吸引,爬到桌上拿到了瓶子,把里面的药水全部喝了下去。这个药水是致命的,即使是大人也只能服用少量。由于孩子把整瓶药水都喝了下去,虽然及时送医救治,还是没有挽回孩子的生命。
面对如此变故,妻子吓呆了,面对爱子的骤然离世,她痛不欲生,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丈夫……
当丈夫得知噩耗赶到医院时,他非常伤心,看着早上出门时还活蹦乱跳的儿子,此刻已经冷冰冰地躺在医院。然而,他什么都没说,走到妻子面前,抱住她,在她耳边深情地说:“我爱你,亲爱的。”
当时这个故事令我震撼,因为我在生活中见过太多相互责怪的夫妻,在一般情况下,出了如此大的变故,绝对会引起一个家庭的地震。
我们比较容易见到的一幕是:
丈夫狂奔到医院,看见儿子冷冰冰的尸体后,伤心欲绝,怒从中来,对着妻子大吼:我叫你把药水收起来你没听到吗?如果你早点把药水收起来会出这种事吗?是你害死了儿子,我永远都不想再见到你。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妻子看见丈夫赶到医院,扑上去又抓又打,嘴里骂着“你看见药水在桌上为什么不收起来?什么班比儿子还重要?”
所以我一度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也无法保证我会如此冷静理智,但后来认识几位外国朋友后,也相信这种故事确实会发生,可是我觉得发生在国外确实有可能,但在中国,似乎很难,因为我们习惯了迁怒,习惯了相互指责。
但是上个星期的一次聚会,我真的听到了这个故事的中国版。
上星期去参加以某集团作为东道主的年会,开始时上来讲话的是位非常年轻的总裁,大概才三十多岁,而该集团是数一数二的大集团,一般能做上总裁少说也要四十出头。
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感慨他如此年轻就身居高位,另一位朋友却突然说:“他出任总裁我一点也不意外,如果我是董事长,我也一定会选这样的人来任总裁。”
接着,他给我们讲了一件五六年前的事。
五六年前,这位年轻的总裁还只是一个部门领导,平时工作很忙,连过节都无法回去,所以他的老婆带着女儿过来看他。
那一天,他本来打算带着老婆女儿去好好玩一玩,但临时却出了点事需要他过去处理,于是,他只能让老婆带着女儿先去玩。
母女俩到了游乐场,玩了小半天后,妈妈带着女儿到一边休息,一个转身却突然发现女儿不见了,她到处叫女儿的名字,所有的保安都出动了,一起寻找这个小女孩,可是却遍寻不到孩子的踪影,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人说这里有个隐蔽的小湖,孩子会不会去那里了,于是一群人就跟着过去找,远远地就看见湖上有漂浮物。
很多人赶紧过去打捞,果然是失踪的小女孩,已经毫无呼吸。妈妈当场就晕倒了,爸爸赶到后,安慰痛不欲生的妻子,独自处理了爱女的所有后事。
这一切,他没有向公司里的任何人提及,像以前一样认真负责地做好所有的工作。
这件事直到两三年后才有人发现,毕竟再也见不到小女孩过来看爸爸,再也听不到他提起自己的女儿。同事们这才开始知道,原来几年前,他的身上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他承载了这么多伤心,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工作,很多人震惊同情之余,更多的是钦佩。
这件事渐渐传到了董事长耳朵里,董事长听了非常惊讶,那时候董事长对他印象不深,只知道公司有这么一位部门负责人,而这样的部门领导公司有几十个,上面还有十几个副总裁,董事长从没太过注意这个低调内敛的年轻人。
听到这件事时,董事长是惊讶的,他把他叫了过来,问起这件事。他低低地说:“女儿突然去了,我和我太太都很伤心,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所能做的就是不让悲剧继续扩散,我不想把家毁了,也不想把自己的事业毁了。”
当时董事长年事已高,他的独子还在国外留学,一直想找一个职业经理人替他管理这个偌大的企业。当下董事长就决定把总裁的位置交给这位年轻人,很多人都劝董事长:“他才刚刚三十出头,太年轻了,而且之前他只是一个部门负责人而已,没有管过整个集团的经验,万一能力不足,该如何是好?这样做太冒险了。”
董事长是这样对别人说的:
“我会选他自有我的道理,他虽然年轻,阅历也不深,但是一个人能扛住这样的打击,在巨大的生活变故之前,依然能够冷静理智地处理,我相信他在管理公司时,也一定能够泰山甭于前而面不改色,资历都是慢慢积累的,但是一个人有这样的特质却是不可多得的。”
董事长在商场浮沉了多年,果然没有看错人,自从他接任总裁一职后,踏实稳干,冷静果断,在短短三年里就让整个集团迈上了新的台阶。
当时席上也有人说这人会不会太冷血了啊,毕竟亲生女儿死了,居然能够如此冷静。
而我却不这么看,不幸的事情已经发生,难道要活着的人都陪葬才叫有情有义吗?不说、不表现出来,不代表不伤心,“大爱无言,大悲无泪”,那些默默无言的人的悲伤并不比歇斯底里的人少,只是他们更懂得控制局面,而不是被局面控制。
西方人称这种行为是:“Preset behavior”。也就是中文翻译成“前慑行为”。它的含义就是:当不好的事发生时,要去控制局面,而不是被局面控制。
想一想,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时,能够做到吗?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局面更坏,还是忙着迁怒找替罪羊呢?
面对一件不幸的事,你可以暴怒,可以迁怒,可以怨天尤人,可以伤心欲绝,可是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令事情更加糟糕。
如果,你能够放下怨恨与悲伤,换一种心态,勇敢面对,积极解决,也许事情就会朝着好的那面去发展了。
*文章来源网络,本平台旨在分享,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