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心理采编】你所不了解的双相障碍

标签:
双相障碍 |
分类: 心理知识专区 |
你也许从未听到过什么是“双相障碍”;也许听过,或是你的朋友之中有人有这方面的困难,让你不知道该如何去和他们相处,怕因为言辞行为不当而伤害到他们。无论是什么情绪,稍稍了解一下,有关双相障碍的讯息总是好的,多一份知识,有可能让你因了解而结交到一位你从未预期的朋友。
双相障碍的表现
双向障碍的特点是:在忧郁期与躁狂期以及正常期之间转换。
狂躁期的表现:
情绪:得意与膨胀的心情,亢奋,膨胀夸大的自尊。
动机方面:过度投入欢悦、却冲动的追寻,比如购物的冲动。
身体方面:睡眠降低,晚上只睡几个小时却不觉得疲倦
行为方面:活动量增加,多话——说话急促,像一个过度膨胀的轮胎,因为刚刚出现了漏洞,所有语句都跑了出来。
认知方面:思考飞驰,容易分心。思维跳跃,难以让人跟上,从一个话题跑到另外一个话题。或过度投入让人欢愉却愚蠢的行动中,投入各种活动中。
躁狂增进了创造历程,研究表明躁狂当事人常常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因为轻度躁狂会增加活力以及生产力。双相障碍以惊人的高频率发生在诗人、作家、作曲家、艺术家身上。一种可能的假设是,轻度躁狂实际上促进了创作历程,忧郁的强烈负面情绪体验为创作活动提供了素材。
抑郁期的表现:
双相障碍病因
目前对于双相障碍的心理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很多研究已经显示有一定得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且心理压力会诱发躁狂与忧郁。其对于环境是敏感的,他们的神经传导物质有不同种类的异常。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在30岁之前发病。一般而言会有较少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出现压力的状况下会倾向于内归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以及性格方面缺乏。另外有些个体拥有悲观的归因风格,也就是一旦发生某些不好的事情时候,会扩大负面事件的影响。例如,在夫妻关系中,丈夫可能只是说了一句指责的话,而悲观归因风格的人,可能会因此联想到婚姻要结束了。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当事人药物治疗一般都会有一定得副作用。一般药物至少要3-5个星期才能产生效果。如果经过大约6星期之后还没有改善的征兆,应该让医生尝试新的药物,有大约50%对初次药物没有反应但是可能对另一种药物有良好反应。当症状已经缓解下来就停止用药,会造成复发。最好是持续服药很长时间以预防再复发。研究也发现,在治疗的维持阶段接受服药的当事人,25%也会有重度发作。另外一些研究指出,对于一些残余症状的当事人而言,他们最有可能复发,且说明治疗当事人到症状的完全缓解的重要性。
2)生物治疗法:比如电刺激法;穿越头部的磁性刺激、明亮光线治疗法。但是很少有医院会采取这种方法。
3)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法。教导当事人如何有系统的评估他们的信念和负面的自动化想法以及教导如何矫正他们在信息处理上的偏误和扭曲,然后揭示和挑战他们潜在的忧郁型的假设。其在预防复发上有特殊的优势。
2.人际治疗法。协助当事人人际关系议题,尝试协助都能够使人理解和矫正不良适应的互动形态。
3.家庭与婚姻疗法。任何治疗方法中,很重要的是处理当事人生活中不寻常的压力源,这是因为不利的生活处境可能导致重复发作。研究支持,双极障碍的复发与家庭生活中的伤害性元素有着很高的相关性。相对于已婚人士,如果采用婚姻治疗则能够调整对婚姻的满意度。
4.当然还包括许多其他的疗法,比如新近的基模治疗等。
总结:双相障碍需要长期治疗
如果没有正确了解,或是不愿面对,双相障碍可能对当事人及他们的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带来很大的痛苦。尽管没有已知的根治办法,但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康复是可能的。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保持成功的人际关系,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可以帮助绝大多数当事人重新回到具有生产性的、充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