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爱心理原创】青少年的心理真的难懂吗?

(2014-09-04 19:07:35)
标签:

青少年

心理

分类: 个人成长-成长不烦恼

【仁爱心理原创】青少年的心理真的难懂吗?
作者:刘鸿娇(本中心专任心理咨询师)


        家里有青少年的孩子总让人头疼,青少年孩子未必都反叛,但是青少年的孩子的确会给家长带来许多的麻烦,如果家长能对青少年孩子的心理有更多了解,也许父母亲就有了与孩子沟通与相处的方向,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青少年孩子的心理。


青少年一般定义是12-18岁之间称为青少年,是一个人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的发育基本上达到成熟水平,但是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青少年期的孩子身心都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心理许多的矛盾。


 

1)反抗性与依赖性。

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成人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对一切都不愿意顺从,不愿意听父母老师都是其他成人的意见,常常对成人有抵触情绪。但是青少年却依然对父母有很深的依赖,希望能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一般而言初中阶段的孩子反抗性更为强烈,而高中阶段的孩子则是期望与父母可以和谐共处。


 

2)封闭性和开放性。

青春期的孩子逐渐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对外界不信任,但是心理却越来越丰富。所以他们常常容易感觉到孤独,觉得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希望有人可以关心和理解自己,所以他们非常需要朋友,一旦有志趣相投就会推心置腹。


 

3)勇敢和怯懦。

有的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勇敢的精神,不过这勇敢里面也带有冒失的成分,思想上期待追求自由与独立,但是缺少认知能力,所以不能辨认危险的情景。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害羞与怯懦。


 

4)高傲与自卑。

青春期的孩子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会因为一些小事认为自己很厉害,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认为自己很自卑,容易在高傲和自卑中摇摆。


 

5)否定童年与眷念童年。

青春期的孩子期望自己以全新的姿态出现,无论是对问题的看法还是人际交往,希望抹去童年时候的痕迹,但是又怀念童年时候无忧无虑的心态。


 

许多心理学研究也已经表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烦恼突然增多,会常常感受到孤独,感觉到压抑却又不知道怎么办,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所以这时候特别需要家长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去面对自己的迷茫,孤独。同时家长也可以做好榜样,让孩子看到家长如何面对自己的孤独与迷茫,增加对孩子的同理。


 

推荐阅读文颖老师的文章:《为什么大人就有特权?----破坏亲子关系的疑惑》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f485470101lewu.html


 


【仁爱心理原创】青少年的心理真的难懂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