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心理原创】生命牢笼 ——识别自我挫败的生命模式(1)
标签:
生命牢笼 |
分类: 个人成长-成长不烦恼 |
你是需要被爱,也是值得被爱的
毫无疑问,爱是非常重要的。有个实验,当经常对花放轻柔的音乐,给予赞美时,花会开得更漂亮;而当经常说花不美,放破坏的刺耳的音乐时,连花都会枯萎。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当有人对我们说,“我不需要爱”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诧异。其实,每一个在心里或口里说“我不需要爱”的人,真正在说的,恐怕是“我宁可我是不需要爱的,免得因被爱而受伤”吧。没有需求,就没有软肋,也就不会感觉到受伤了。
然而,在我们的心最深处,时时刻刻都在发出“我需要被爱”的声音,这是不能被抹杀的人之常情。
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值得被爱的。配得到关心、温暖、照顾、理解。这是生为人就有的价值和权利。
可让人心痛的是,这样被爱的需要和被爱的权利却常常被轻视、被压抑、被否定。随之形成一些生命模式,让我们处在牢笼中,看似自我保护,其实到头来不仅没有真正地保护自己,而是把自己禁锢在牢笼之中,将真正的爱拒之门外了。
模式一:我只配得到这样的对待
小蕊的父母由于生活所迫,每天工作都非常繁忙。回到家本来就非常疲惫,因而一点小事就容易动怒。不仅夫妻二人常常吵得不可开交,也连累到年幼的小蕊。她常常会无缘无故地就收到责骂,甚至痛打。小时候的小蕊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只是一直承受着这样苛刻的对待。
当小蕊长大后,奇怪的是,那些温暖的,懂得关心人的异性并不吸引她,反而是那些喜欢指责,常常损她的人,她有莫名的好感。甚至会为这一类人做出非常多的自我牺牲,可是却什么都换不到。她很痛苦,又完全无法抽身。
有人说这是爱,但其实是因爱未得到满足而引发的模式。如果这个冷漠喜欢苛责的男人最后嫌弃小蕊,与小蕊分手了,小蕊之后很有可能也还是和同一类型的男人交往甚至结婚。
为什么会这样呢?造成这奇怪的循环的原因是什么?也许聪明的你已经看到了,因为小蕊的经验告诉她,她只配得到这样的对待。她只配被挑刺,被打,被骂,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不会有改变的。
小蕊该怎么办
没有人想要痛苦而不想要温暖,小蕊也同样如此。
如果想要改变,首先,要回到过去,让自己重新去感受小时候曾经经历过的感受和需要。小蕊小时候是需要被尊重,被保护和关怀的。
然后,用长大的健康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伤害。如今的小蕊,还是以那个任人责打的小姑娘的眼光在看待人、事、物。此时,小蕊可以告诉自己,一切已经不一样了,自己长大了,可以得到爱,也配得到爱。当被不合理对待时,可以讲理,也可以拒绝和刻薄的人来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