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让孩子帮忙------不让孩子帮忙并不是爱他们

标签:
育儿 |
分类: 亲子教育-亲子总动员 |
懒也是培养出来的
常常听到家长诉苦说“我的孩子好懒哟!甚么家事都不做!"孩子懒,是天生的?还是被父母“养”出来的?
日前到一家餐馆吃饭,看到老板三岁的女儿拖着一个跟她差不多大的纸箱往外走,妈妈问她说:「妹妹,你在干嘛?」,小女孩一面费劲地拖着那个大纸箱,一面回答说:「我去丢垃圾!」,妈妈看了她一眼对她微笑,爸爸跟在小女孩的后面帮她开门(因为她太小,自动门感应不到),然后又指导她将大纸箱放到店门外面,并夸讲她:「你好棒唷!」,小女孩看着爸爸,满意地笑着走开了!
看到这一幕,心里觉得好温馨,也不禁赞赏这对高EQ父母,他们没有批评或禁止孩子的“创意”,反而帮助孩子完成她想要完成的事情,他们正在训练孩子从小劳动的好习惯呢!
爱ta就要让ta参与
孩子从小都会想要帮忙,但往往因为手脚慢,或是做得不到位而被焦急得父母打断或禁止,因为自己做反而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当孩子一再地被禁止或被打击后,会有怎样的结果呢?那就是不再动手了!更何况人本来就有好逸恶劳的恶性,小的时候没有养成做家事的习惯,将来长大了大概就只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剥夺孩子从小愿意参与家事,或是帮忙他人的本性!
孩子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因为好奇,所以他就很想凡事都试试看,我们可以将孩子的好奇心培养成勤劳的好习惯!所投入的就是你的时间、耐心、爱心和包容力。好奇心只是开端,它需要引导和教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有建设性的行动和习惯,这需要3T原则。
三T原则
第一个T是Tell,就是告诉孩子甚么是正确和错误的,正确的继续保持,错误的及时改正;(不是用打骂的)
第二个T是Teach,就是教导,教导孩子怎么样去做才是正确或有效率的;
第三个T是Train,就是训练,将好的行为养成好的习惯。比方说上述的小女孩说要帮父母的忙将大纸箱拿去丢掉,父母先是给予肯定和赞赏,并帮助她将废弃纸箱放到正确的地方,以后如果有类似的情况,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机会,请她再次帮忙并再给予鼓励和称赞,久而久之孩子会以帮助家事为荣,也会有成就感,这也是“正向加强法”的教养方式。
小时付出一生回收
从小养成孩子分担家事的习惯,将来回收的可能是他一生的幸福。孩子从小可以训练他劳动,我就是这样训练自己的两个孩子,从简单的家事做起:
1. 两岁:将尿布丢到垃圾桶,简单的收拾玩具,学习物归原处;
2. 学龄前:跑腿,帮助家长拿他可以负荷,又不会打破的东西,收拾玩具,整理床铺;
3. 小学一到三年级:整理自己的房间,饭前摆碗筷,饭后擦桌子,浇花,喂宠物;
4. 小学四到六年级:扫地,洗碗,洗衣服(使用洗衣机),倒垃圾,洗车;
5. 初中:打扫卫生间,拖地,清洗冰箱,买菜,简单的烹饪,做家庭预算;
6. 高中:基本上甚么事都可以做了
推荐阅读刘俪老师的另一篇文章:《做个恩威并重的父母》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f485470101kh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