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者的心理问题
(2013-01-01 08:51: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人成长-成长不烦恼 |
傅北水接到的案例:
苏州一名在校硕士研究生来信说:“由于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我时常焦虑、抑郁、不安。现在又面临着找工作,我更加紧张,有时整夜都无法入睡。我的学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发生,我觉得我们可能有心理问题。虽然我们的学历较高,但对心理学知识却知之甚少,不知道该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问题。”
看了他的来信,我马上想起了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条消息:南京对在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调查发现,在校研究生较本科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研究生的生活与学习压力较大。目前近一半研究生是自费,每年要缴付近一万元的学费。有的研究生不愿再依靠父母,或已有了妻儿,家庭经济压力大,导致紧张和焦虑。目前大多数高校研究生必须达到学位论文、学位外语等硬性过关指标,学习压力大。
在人际关系方面,研究生因社会背景不同,有的在社会上闯荡多年,有的还未离开过校园,所以人际交往比本科时期更加复杂。另外,近几年研究生难以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也使期望值较高的研究生心理压力过大。据调查,在我国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最主要的是焦虑、抑郁、强迫、自闭等现象。
硕士生、博士生要解决心理问题,除了找心理医生咨询、疏导和治疗外,还应积极进行自我调试:
首先应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身心的影响。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使人积极向上,更有利于减少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找工作时降低过高的期望值,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产生事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其次是正确对待生活与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泰然处之。如积极寻求校外的资源,弥补短缺,改善研究环境;可利用业余时间打工,缓解经济压力;找工作时,对自身的事业目标也应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切合自身实际,满足自我的价值需求;积极寻找朋友,以宽容、友善、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应学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
第三,积极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如抑郁时,可打打球、散散步、找知心朋友谈谈心等。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面对新事物,心情也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摘自http://www.xinli110.com/xueke/yy/zixunxinli/201211/333747.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