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慰人的十种原则(二)

(2012-08-14 09:16:42)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际关系-和谐人际舞

给予安慰
  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是“你不应该觉得……”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安慰是指:不要对他们下判断,不要心想他们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帮忙;安慰是指:给予他们空间去做自己、并认同自己的感觉。我们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他们的选择或处理困境的方法,来表达关心。

 

感同身受
  当我们忙着试图帮助他人时,可能会忘记人们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和感觉。尽管人们无法确知我们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觉到我们是否惊慌、是否对他们下判断,或是否为他们感到难过。

 

面对面安慰别人,和我们内心真正的状态,有很大的关联。因为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不仅分担对方的痛苦,也需忍受自己内心的煎熬。

不论面临的处境如何,善意的现身与安慰,即是给予对方的一项礼物。

 

长期守候
  改变会带来许多混乱,没有人可以迅速整顿那样的混乱。人们需要时间去调适、检讨、改变和询问“假如……会怎样?”的问题。在“疗效对话”中,我们学着接受以下事实:我们的家庭成员、同事或邻居,有时候仅需要我们当他们的“共鸣箱”,且能不厌其烦地供其反复使用。

 

勇敢挺身而出
  不论身处任何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需急着“现在”和他交谈。

 

或许你还可以选择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感觉和想法。除了言语的表达之外,“疗效对话”尚有许多不同的形式。

 

提供实用资源
  不需帮别人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可以尽力提供可用资源——别的朋友、专家、朋友的朋友,来帮忙他们找到答案。可以为对方打几通电话,连结人脉;也可以去找相关的书籍给他们阅读;或是干脆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让他们得以平静地寻找自己的答案。

 

设身处地、主动帮忙  

当我们问:“有没有我可以帮忙的地方?”有时候有答案,有时候他们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帮忙。然而,人们有时会对自己真正的需要开不了口。设身处地去考量人们可能需要的协助,是有效助人的第一步。

 

善用同理心  

即使我们遭遇过类似的经验,也无法百分之百了解别人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善用同理心去关怀对方。

 

切记需先耐心听完别人的故事,再考虑有没有必要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分享的结果是否对对方有益。

 

 

摘选地址http://www.soudoc.com/bbs/thread-9350802-1-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