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欣:如何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标签:
马睿欣教育上进心 |
分类: 亲子教育 |
http://s6/mw690/002s59Ofty71TUukQipc5&690
马睿欣/文
上进心来自:
1.当他们常常被注意到的是自己的优点,做对的事,而不是每次被关注都是因为“有问题”。
2.看见爸妈肯为自己的成长去努力,而不是为了“家人”,“孩子”不得不抛头颅洒热血地拼命。想想,每次爸妈都说:“我这么努力还不是为你们!”时,孩子会觉得上进心是件好事吗?不,他们会认为上进心是让人有很大压力的坏东东。
3.当孩子在生活中被托付责任,比方说:陪妹妹玩二十分钟,妈妈炒个菜,或是:“这些衣服帮忙折好”,或是“今天大扫除啰!你负责把书包整理干净”,然后当孩子完成时,得到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一起去吃个冰淇淋,或是一起去公园玩!)。
一个能经历到自己可以承担生活的平凡责任,并且做好,得到赞赏的孩子,就会对生命产生上进心,这个上进心,是对自己的潜力产生好奇,並且想要被信赖,对生命的成长负责任的渴望,而不单单是成为一个学校成绩好的学生。
华人家庭想要的学业上进心,是打父母激素长出来的,我女儿在大学里第一年,最惊讶的是:周遭有不少以优秀成绩挤进伯克利大学的华人同学,一进了大学,第一学期几乎全当掉,为什么?
因为没父母激素可以注射,上进心没了。他們萎缩成一个不知道努力的价值和意义为何的小皮球,跳不起來。
所以各位注意了,如果你的上进心指的单单针对学业,那不是上进心,顶多是竞争心,或是野心,也或许,是一颗害怕自己无用无价值不被父母赞赏的“小心”而已。
ZH问:我的女儿也是下个月中考了,昨天开家长会,老师都说她学习能力没问题,但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满足于中等水平,没有斗志,不上进。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但现在我该怎么鼓励她,帮她,让她有动力呢?她自己嘴里说要考最好的高中,可行动中却没反映出来,昨天还没发现抄作业,急死我了!
睿欣老师@ZH:我会很珍惜有一个满足的青少年。
因为这个世代里,大多数青少年都是不满足的,因为不满足,他们不快乐;因为不满足,他们压力大;因为不满足,他们虐待自己的生命,看轻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不想面对自己的现实。
其实我了解你的感受,几乎所有青少年的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嘴巴讲的、梦想要达到的,和自己正在做的差了一段很大的距离。
(还有很多妻子对先生也有这种感受哩!)
因为我们都忘了,当自己在青少年时,都曾经想要追到那个“目标”却似乎永远追不到的辛苦和痛苦。
想要和做到之间的差距,叫做成长的路。
太多父母急着从后面猛推儿女,企图很快地缩短这个距离,如果没弄伤儿女,看起来或许推成功了,却不知将来有一天,会让打“父母激素”长大的儿女在成年时重新学习这个功课,到那时,就是在更大的挫败中去学,学得鼻青脸肿,因为成人世界里,社会、职场,没有人会对你客气,手下留情,每个人都认为你是大人了,应该知道想要和做到之间的差距如何调整。没有人推的时候,他们变得手足失措,甚至干脆放弃自己。
我劝你放下催促。
如果你真的想要鼓励他,就要先放下你鼓励的目标:让她有动力。带着量尺的鼓励不是鼓励,是手段,青少年对此超级敏感,你怎么温柔地讲,她都能测出真相。
大环境给她的催促和警告已经很够了,她自己很清楚自己跟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多孩子到了这个年纪,都会表达出自己没有太大期望,或一副不在乎的模样,那是一种保护机制。
用孩子的学习来断定孩子有没有上进心,斗志,真的很不公平,我所看到的例子里,接受这种批判之后,不但不会让孩子比较上进,有斗志,还会让他们拿“无用”“平庸”来断定自己的人生,后果影响的,不只是学业,更是将来职场,婚姻,家庭。
她需要的不是你的“鼓励”,而是你的“信任”,这个信任,不是相信她能考上最好的学校,而是相信她正在对自己的人生尽力,努力,摸索着成长。
ZH@睿欣老师:谢谢马老师,您的话对我很有触动,我要好好想想。我相信她内心是想上进的,但行动上却没有表现,该怎么理解呢?
睿欣老师@ZH:你软弱过吗?你的生命中有想做到的,却做不到的吗?
1.孩子的“上进”定义跟你不一样。你的“上进”只跟学业成绩有关,对吧?!
2.青少年的体内荷尔蒙变化大,除了我们认为他们应该专心学业之外,其实他们里面还有其他的焦虑在拉扯着,耗费他们的精力。
3.
ZH@睿欣老师:明白,要接纳她成长过程中她的表现和想法。确实我焦虑她的成绩,因为下个月就要中考了,还是不能急,要让她摸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