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险(1299.hk)和平安保险(2318.hk)股价走势之谜
(2013-08-01 23:22:28)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票 |
友邦保险(1299.hk)和平安保险(2318.hk)股价走势之谜
受@萬劍 兄启示,我决定读一读友邦保险的财报。
本人在2009年写过AIG(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富故事,1969年AIG上市,调整后1970年年初每股AIG股价为0.47美元,后来持续上升至2000年12月的103美元,30年间升幅超过200倍。而AIG正是友邦保险曾经的母公司,之所以讲曾经是,是因为AIG已经于2012年12月通过私人配售方式出售其所持的最后一批友邦保险股份,报价约为64.5亿美元。
友邦保险在2010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单独上市,友邦保险一直专注于亚太区的寿险业务发展,香港地区是友邦保险的最大保费收入和盈利来源,分别为22%和34%,前三大市场为香港、泰国和新加坡。
一、股价背离表象
友邦保险在香港上市招股价格19.68港元,开盘价22港元,截止到2013年8月1日,最高价报37.5港元,3年不到股价上涨近一倍,而同样在港交所交易的平安保险走势恰恰相反,从2010年友邦保险上市以后创下96.25港元高价后一路下跌,到今天只有50港元了,跌去近一半。友邦保险股本为120亿股,按照37.5港元股价计算,友邦保险市值已高达4500亿港元或3555亿元,今日盘中中国平安股价32.6元(H股50.6港元),市值为2813亿元(47.9亿股A股加31.3亿股H股),若79.2亿股总股本全部按照A股股价计算,市值仅为2582亿元,较友邦保险低27.5%。
二、内含价值比较
若比较2012年末内含价值项,平安保险仅寿险业务内含价值就已达1774.6亿元,友邦保险内含价值为314.08亿美元或1925亿元,平安保险另有其他业务净资产1084亿元。
就估值而言,友邦保险对应市涵率(P/EV,即股价对内含价值之比)为1.846倍,若给予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等同于友邦保险的市涵率1.846倍,仅寿险业务估值就应达到3277亿元,同时平安集团另有1084亿元其他业务净资产,此部分净资产给予0.8倍市净率估值,亦有870亿元市值,二者加和,平安保险估值应该给予4150亿元市值,目前A股2582亿元较之低估近38%。
三、新业务价值比较
再比较二者新业务价值情况,平安保险寿险新业务价值项2012年为159.15亿元,较2011年友邦保险为11.88亿美元或72.84亿元,表面上看,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高出友邦保险1倍有余,但是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较2011年有5.4%的下滑(2011年为168.22亿元),而友邦保险则是强劲增长27%,该值友邦保险自2009年以来年化符合增长29.66%(2009年底为5.45亿美元)。我想这正是友邦保险获得港股投资者亲睐的重要原因。
新业务价值是期內所售新业务在扣除用作支持新业务运营而持有超过法定准备金所需资金的成本之后在未来产生的预计税后法定溢利按销售时计算的现值。因此笔者也极为重视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因为他是决定内含价值的重要因素。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国人寿中报业绩预增公告速评》中已经提到,根据个人判断,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将重回增长态势,预估13年上半年增长12%-15%,主要原因就是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更高的个险新保单的增长。
当前造成友邦保险和平安保险估值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新业务价值,前者强劲增长,而后者略微下滑,但是考虑到中国平安雄厚的内含价值以及正在恢复的新业务价值增长态势,中国平安仍低估无疑,继续维持中国平安2013年1倍内含价值的估值不变,6个月目标价格41.5元。
个人重仓中国平安A股,可能存在个人主观看多意识。
本人在2009年写过AIG(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富故事,1969年AIG上市,调整后1970年年初每股AIG股价为0.47美元,后来持续上升至2000年12月的103美元,30年间升幅超过200倍。而AIG正是友邦保险曾经的母公司,之所以讲曾经是,是因为AIG已经于2012年12月通过私人配售方式出售其所持的最后一批友邦保险股份,报价约为64.5亿美元。
友邦保险在2010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单独上市,友邦保险一直专注于亚太区的寿险业务发展,香港地区是友邦保险的最大保费收入和盈利来源,分别为22%和34%,前三大市场为香港、泰国和新加坡。
一、股价背离表象
友邦保险在香港上市招股价格19.68港元,开盘价22港元,截止到2013年8月1日,最高价报37.5港元,3年不到股价上涨近一倍,而同样在港交所交易的平安保险走势恰恰相反,从2010年友邦保险上市以后创下96.25港元高价后一路下跌,到今天只有50港元了,跌去近一半。友邦保险股本为120亿股,按照37.5港元股价计算,友邦保险市值已高达4500亿港元或3555亿元,今日盘中中国平安股价32.6元(H股50.6港元),市值为2813亿元(47.9亿股A股加31.3亿股H股),若79.2亿股总股本全部按照A股股价计算,市值仅为2582亿元,较友邦保险低27.5%。
二、内含价值比较
若比较2012年末内含价值项,平安保险仅寿险业务内含价值就已达1774.6亿元,友邦保险内含价值为314.08亿美元或1925亿元,平安保险另有其他业务净资产1084亿元。
就估值而言,友邦保险对应市涵率(P/EV,即股价对内含价值之比)为1.846倍,若给予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等同于友邦保险的市涵率1.846倍,仅寿险业务估值就应达到3277亿元,同时平安集团另有1084亿元其他业务净资产,此部分净资产给予0.8倍市净率估值,亦有870亿元市值,二者加和,平安保险估值应该给予4150亿元市值,目前A股2582亿元较之低估近38%。
三、新业务价值比较
再比较二者新业务价值情况,平安保险寿险新业务价值项2012年为159.15亿元,较2011年友邦保险为11.88亿美元或72.84亿元,表面上看,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高出友邦保险1倍有余,但是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较2011年有5.4%的下滑(2011年为168.22亿元),而友邦保险则是强劲增长27%,该值友邦保险自2009年以来年化符合增长29.66%(2009年底为5.45亿美元)。我想这正是友邦保险获得港股投资者亲睐的重要原因。
新业务价值是期內所售新业务在扣除用作支持新业务运营而持有超过法定准备金所需资金的成本之后在未来产生的预计税后法定溢利按销售时计算的现值。因此笔者也极为重视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因为他是决定内含价值的重要因素。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国人寿中报业绩预增公告速评》中已经提到,根据个人判断,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将重回增长态势,预估13年上半年增长12%-15%,主要原因就是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更高的个险新保单的增长。
当前造成友邦保险和平安保险估值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新业务价值,前者强劲增长,而后者略微下滑,但是考虑到中国平安雄厚的内含价值以及正在恢复的新业务价值增长态势,中国平安仍低估无疑,继续维持中国平安2013年1倍内含价值的估值不变,6个月目标价格41.5元。
个人重仓中国平安A股,可能存在个人主观看多意识。
前一篇:中国人寿中报业绩预增公告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