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道平淡平安
大道平淡平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5
  • 关注人气:4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二十五)——价值和成长之别

(2013-05-03 20:59:32)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票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二十)——价值和成长之别

 

常常听到投资者问笔者,你所倡导的成长股投资方法,和大家熟知的价值投资方法有何区别呢?笔者试图通过这篇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

 

笔者是把成长股投资纳入到价值投资范畴之中的,因此本文笔者所称的价值投资,专指通过寻找那些价格低于当前价值的股票买入,并等待市场发现其价值的投资方法。

 

如果要正确区别价值投资和成长股投资两种投资方法,笔者认为还很有必要回本溯源。

 

价值投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笔者已经在本系列中有所介绍,他严格区分投资和投机,笔者在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投资的定义》中就引用了格老在其巨著《证券分析》对于投资下的定义:投资是通过透彻的分析,在保障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的行为。因此价值投资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公司,在对目标公司内在价值的评价上,他认为应充分重视数量分析,强调考察企业收益性、稳定性、成长性、财务状况、股利以及历史价格,当然他在重视数量分析的同时也指出了定性分析的重要性。

 

在价值投资路上对于安全边际要求极为严格的投资者除了格雷厄姆之外,更有著名的自称是低市盈率投资者的大师约翰·涅夫,这位大师从1964年开始掌管温莎基金,直至1994年退休。在掌管温莎基金的31年间,年复合投资回报率达13.7%,总投资回报高达55倍。涅夫强调在坚实的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不被市场认同的冷门股票,并始终钟情于低市盈率的股票,他认为这些股票只是暂时倍市场遗忘或低估,长期来看,市场将逐步发现这类股票的价值,他选择的股票有三个特点:低市盈率、预期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稳定增长、股息收益不断增长。其中涅夫对于上述三个特点中的净利润稳定增长,要求是7%以上。

 

而对于成长股投资而言,能够数得上的大师首先要数菲利普·费舍尔,他所著的《普通股和不同寻常的利润》,即国内所称的《如何选择成长股》最为世人所知,巴菲特也自称是15%的费舍尔加85%的格雷厄姆。而就投资而言,其年均回报超过20%,先投资德州仪器,15年时间回报30倍,之后又持有21年摩托罗拉,回报19倍,另外值得称道的是,这位投资大师享年96岁才与世长辞,是投资界中难得的长寿者。如果说格雷厄姆是“低风险”的数量分析家,那么可以认为费舍尔就是“高风险”的质量分析家,他侧重于不断增加企业内在价值的分析,他时时关心那些能在短短几年之类让企业内在价值增加数倍的企业,他认为,你如果用股票合理价值的价格买进,等到几年以后,企业的价值增加了数倍,价格也应该体现出来,从而实现短时间的价值快速增长。

 

从笔者对于价值投资和成长股投资的两种方法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大家对于其共同点和区别一定有所理解了。

 

 

首先,共同点就是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成长股投资都是完全按照严格的透彻分析做出的投资行为,因此二者都属于投资范围。

 

其次在区别上,价值投资注重的是目前的价格较价值低估,是以低于当前价值的价格买入,并等待市场发现,实现价值回归。而成长股投资则是看重未来企业内在价值的快速增加,而以相当于目前公司价值的价格买进,等待数年之后,公司价值增长数倍,价格也随之上涨。

 

在风险上,价值投资的风险不在于当前,因为价值投资严格要求安全边际,其风险在于:1)市场最终是否认可其价值;2)格雷厄姆强调价值最终会体现出来,但是最终到底是什么时候,是一个不确定的风险;3)在等待的价值低估股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价值本身也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曾经的中国远洋、鞍钢股份等。而成长股投资的风险则不仅体现在当前,还有可能发生在未来:1)由于成长股投资并不过分强调价值低估,因此当前合理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从合理走向低估的风险;2)未来的价值增加无法到达预期。相比第一个风险,第二个风险远比第一个风险为大,因为如果未来价值增加达到预期,股价的暂时走低可以为投资者得到更加廉价的筹码,而股价最终会体现出价值来。但是如果价值增加无法达到预期,则可能面临着估值水平下降的风险。

 

总体而言,无论是通常将的价值投资还是成长股投资,他们都可以归入投资的范畴之中,只不过一个在意当下的价值,而另外一个注重未来的价值。

 

本文发表于2013年5月4日《金融投资报》12版股民学校(价值投资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