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香港的大学的面试以及选择香港的原因(个人经历&经验

(2013-08-12 14:06:14)
关于香港的大学的面试以及选择香港的原因(个人经历&经验,仅供参考^^) 公开 2010-06-23 22:19 | (分类:胡说八道^.^)

2013年6月24日更新:鉴于到了招生季貌似这篇日志又被挖出来了,再次强调一点:由于香港的学制改革,现在开始被港大录取的新生将会直接到香港,在港大念完4年大学,不会再有下文中说的委培了。请2013年及以后的同学注意。

大家注意:这篇日志是写给10年高考的小朋友的,11届的小朋友们请有选择性的参考……

忙忙碌碌的日子,一直未曾停歇,于是,这篇本来想在10届小盆友高考完就写的日志,一直拖到现在,先跟大家说声抱歉啦……难得写一篇正经点的日志,希望能对想去香港念书的同学们(不管是港大还是科大还是中文还是理工还是浸会还是……)有所帮助吧。记得当年我面试的时候完全是迷迷糊糊的,所以写一点自己的经验,希望能让大家稍微清晰一点。

照例还是要声明一下:日志里写到的所有观点只是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不一定对,大家作为一个小小的参考就好。有觉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提出来,这样也能帮到更多的人。

言归正传

---------------------------------------------------------------------------------

关于港大的面试

时间&资格:

港大的面试一般是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按照高考分数划一条线(似乎是包括总分和英语分数的),之前报了港大而高考分数在分数线以上的同学将会有电话通知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关于时间,今年大概会是在6月的28-30号。

面试过程:

港大的面试由香港大学的教授担任面试官,面试过程一般是全英文的。面试一般分两轮,第一轮为小组面试,形式有Discuss(讨论)、Debate(辩论)等等,一般由两个教授面六个学生。第二轮为单面,一般是一至两名教授面一个学生。但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第二轮面试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但没有第二轮面试并不代表不会被港大录取,而有第二轮面试也不一定就必然会被录取。第二轮的单面似乎只是一个更细致的了解学生的过程。

面试Tips:

1、心态: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面试的时候,不仅是港大在了解你,你也在了解港大,通过面试,不仅是我们被港大选择,港大也在被我们所选择。究竟港大是否适合你,是否有能吸引你的东西,是否对你的未来能有所帮助,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判断。所以说,在面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通过教授们多了解一下港大,帮助自己作出选择。

2、英语能力:其实准确的说因该是口语表达能力。这点是很重要的。面试的过程中,快速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都能让我们在面试中更好的展现自己。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脑子里憋了一堆想法,而无法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是多么无奈的一件事。关于这一点,可以给大家一个小方法:当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想法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时候,可以尝试用几个比较简单的汉语词汇去解释它,然后再把这些词汇翻译成英语。(来自新东方托福老师)

3、关注时事:港大的面试题,特别是群面中的讨论或辩论的话题,往往会跟当年的时事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多多关注时事新闻对面试也许也会有一些帮助。但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需要为了面试而去关注,去“猜题”,这样既耗时间又没什么太大意义(我觉得)。不过,在关注时事新闻的同时,大家不妨自己想一想,这些事情对社会有什么影响,或者有什么利弊。有自己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4、了解香港,了解港大:香港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地方。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它与众不同的文化。而这样的文化,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因此,在决定去香港的高校之前,希望大家能够多收集一些信息,冷静的想想,香港,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究竟适不适合自己,而不是仅仅冲着港大的名声或者排名就去。同时,了解港大,了解它需要的是怎样的人,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它的要求,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另外,在香港求学,学费会比内地贵很多,没有入学奖学金的同学可能还要考虑一下家里的承受能力。毕竟,我们都已经或很快就要成为成年人了,也应该多为家里面考虑考虑了。

5、做最真实的自己:可能有的同学会希望我在日志里提到一些面试的技巧性的东西,但我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因为,我觉得,面试的时候,用过多的技巧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所谓的面试,是一个互相了解,互相筛选的过程。如果用太多的面试技巧将自己伪装起来,即使能通过面试,到了那个大学,它不适合你,或者你不适合它,都不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如果平时比较活跃,那大可以在面试中展现出来,但如果平时自己就比较沉稳、内向,也不需要在面试中故意装得很外向很Active,这样会显得很奇怪。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做最真实的自己,即使没有被录取,也只能说,我们跟港大并不适合,但还有很多内地很好的大学在等着我们。

6、关于新东方: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到,新东方会有一个港大的面试班(不过似乎现在应该开始上课了)。关于这个班,当年我有蛮多同学是去上了的。据说在班上会有很多机会练习口语,新东方的老师还会教你很多面试的技巧。但我自己的感觉是这样一个班,去不去都可以。去了固然有更多练习口语沟通的机会,但不去的话,只要自己勤快一点练习,也不会有太大不同。而关于面试的技巧,我还是那句话,做最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报了名的同学,尽管好好利用里面的资源,也不妨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而没有报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因为它并不是被港大录取的保障(像我就没有上,但最后也还是录到了港大)。

后续工作:

在面试过后,港大一般会在内地的志愿填报确认之前公布录取结果,同时会通知是否有入学奖学金等等。届时只要用自己之前报名注册的时候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的网站,就能查询到。同时它会要求你选择Accept(接受)录取或者Reject(拒绝)录取,在这个时候大家就要想好了,因为一旦点了Accept,内地的大学好像就无法拿到你的档案了,也就是说,你不去港大应该也很难再通过志愿投档被内地的大学录取了。同时点击Accept还意味着你承诺有能力支付在港大所有学业的学费,所有没有获得入学奖学金offer的同学请考虑清楚。

在点击Accept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汇一笔“留位费”过去了。印象中大概是1万5HKD这样吧?这笔钱只要你去港大读书,是会算在你的学费里的。但汇款是有时间期限的,所以也请大家务必注意。

---------------------------------------------------------------------------------

关于科大的面试:

科大的面试和港大的面试挺像的,也是在高考分数出来以后,也是全英,所以就不说特别多了。不过一般似乎是科大划定的分数线会相对低一点。另外,我自己经历过的科大Dual Degree(双学位)的面试似乎更注重跟专业相关的问题,对时事的关注相对会比较少。

---------------------------------------------------------------------------------

关于其他大学:

我自己去年是报名了3所香港的大学,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其中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是要求面试的,而香港理工大学没有要求面试。另外香港中文大学在广东好像是在高考志愿的提前批里面填报的(去年是如此,但据说今年广东开始实行平行志愿了,所以不知道具体怎样,不过应该还是跟志愿填报一起的,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关于香港其他的学校,因为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不能提供很多信息,抱歉了。

---------------------------------------------------------------------------------

关于我选择香港的原因:

其实,最初报名香港的大学,只是图一个新鲜,并没有特别多的考虑。这导致我真正要面临选择的时候,纠结了很久。而让我在纠结了那么久之后,最终选择香港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1、繁荣的商业社会:这个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繁荣的商业,对于学习商科来说,自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但这样也势必会影响到做学问、做研究的气氛(不过根据在港大的学长学姐们说,香港的大学里的学术氛围其实也是非常浓厚的)。因此这个要靠大家自己去衡量了。如果立志于做研究而希望有一个比较安静比较适合做科研的环境的同学,我建议你选择内地的大学,像清华、中科大等等都是非常好非常有研究氛围的学校。

2、学校综合实力强:这个从世界排名就能看出来。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是位于亚洲乃至世界前列的好学校。但正如我上文所说,这个并不是我选择香港的重要原因,顶多算一个minor point。

3、机会很多,路子很多:这点应该是我选择香港的最大的原因了吧。主要是因为当时自己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地规划,因此不想过早的限制住自己。而在香港,我可以有很多选择,我可以选择毕业之后回内地工作,也可以选择留港,还可以选择出国工作或读研。这些选择在内地的大学就会相对受到限制一些。因此,香港是一个机会非常非常多,可能性非常非常多的选择。另外,在香港能更容易的听到一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声音,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的讲座。

4、香港的独特的环境与文化:前面说过,香港特殊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文化,我很想多了解一些这样的文化。

5、地处广东,气候、风俗等比较相近:因为我自己来自广州,而香港也在广东,同时,香港人日常交流用的也是粤语,因此,在香港应该可以过得比较舒服,因为习惯和气候等等和广州都挺像的。

还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我现在还在浙江大学委培,还没有具体的在香港长期生活或在港大长期学习过,所以上面的原因,我也不确定是不是一定正确,只是它们的确是我在去年这个时候选择了香港的考虑所在,所以记了下来。

---------------------------------------------------------------------------------

关于选择港大的原因:

其实在香港的几所大学中最终选择港大,也是经历了一个蛮纠结的过程的。

港大跟其他香港的大学相比,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之处:委培制度。这个制度是说录取到香港大学的内地学生,需要先在由港大制定的内地的某所大学委托培养一年(去年委培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一点对我非常吸引,因为这样我既能弥补了去香港不能体验到内地的大学的教育的遗憾,又能有一年的时间来学自己喜爱的科目,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委培年的学业并不会特别重,而且也没有特比多的要求,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课上课和发展自己的个人能力。像我在浙大的一年委培生活里,就收获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除了委培之外,港大吸引我的还有它悠久的历史。一个学校的积淀的厚度是要靠时间来塑造的,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学校,自然有它更能吸引人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也是吸引我选择港大的原因。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也是非常好的学校。像科大,它的实验设备非常的高端,而且基本都是新的。有一个道听途说的说法(我对这个说法不负责),说是科大的本科生能用的实验设备,有的是清华的研究生才能用上的。所以说,香港的每个大学都有其优秀之处,选择港大,是因为它的优秀之处更能吸引我,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建议想清楚,问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理想的大学究竟是怎样的。

---------------------------------------------------------------------------------

啰啰嗦嗦写了那么多,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耐着性子看完,也不知道会对大家有多少帮助,但有一点算一点吧!另外,最后还是要重申一遍,日志里写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和一些感受,因此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多收集一些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要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另外,如果是非常想去香港念书的同学,还有一个信息可以提供:很多香港的大学都会接受内地学校大一的学生的转学申请(Transfer)。如果申请成功,可以再大二的时候从内地的大学转学到香港的大学。这也算是一个去香港读书的机会吧。这个申请似乎是要求提交大一的成绩,并且也是有面试的,但具体的申请我没有试过,所以也提供不了太多信息,剩下的还需要大家自己去努力准备。大家可以多多关注香港的大学的招生官方网站,在上面都会有这方面的信息的。

又:根据一个做了两年港大面试Helper的学姐的说法,港大还是会比较看重高考成绩的。不过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到最好,无论是已经过去的高考还是即将到来的面试,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尽力了,最后无论结果怎样,都不需后悔。

又:根据吴巧书童鞋爆料,各地港大和科大的分数线是互相有高有低的,不是港大的一定高过科大。

还想跟大家说的一点是,自己作出的决定,就应该尽力坚持,尽力做到最好。还记得,当年省实的成长档案封面的那句话:如果选择了远方,便自当风雨兼程。

最后,祝大家都能去到自己理想的学府,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2013年6月24日更新:鉴于到了招生季貌似这篇日志又被挖出来了,再次强调一点:由于香港的学制改革,现在开始被港大录取的新生将会直接到香港,在港大念完4年大学,不会再有上文中说的委培了。请2013年及以后的同学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