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途中跑》
(2014-04-22 09:06:10)分类: 教学 |
课
题:
《耐久跑——途中跑》
耐久跑——途中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突出合作学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结合“课程标准”规定的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本课是通过耐久跑的学练,发展体能,锻炼意志品质为目标要求,选择了本课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对发展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体质,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途中跑是耐久跑全程跑中距离最长的一段,因而途中跑的技术,将对全程跑的成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途中跑技术难度较大的特点,制定了途中跑单元计划。在单元安排了3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次课:途中跑——正确动作与呼吸方法的配合。
第二次课:途中跑——克服极点、增强意志力的练习。
第三次课:途中跑——定时、定距离跑体力分配调整练习。
本节课是单元计划的第2次课,“途中跑——克服极点、增强意志力的练习”做为学习内容,耐久跑是一项比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我采用篮球裁判晋级等级所采用的“莱格尔跑”方法练习耐久跑,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练习难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但是抗挫折的意志品质较弱,特别是对耐久跑这类较易产生疲劳的运动更是敬而远之。所以,对耐久跑的教学宜从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练兴趣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形成靠努力和奋斗赢得成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耐久跑途中跑的锻炼方法,明确“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原理并在实际锻炼中运用。
2.增强体能,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
3.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和坚毅顽强、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良好意志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体能,呼吸自然有节奏
难点:克服“极点”,体会“第二次呼吸”
六、教学过程
课序 |
教学内容 |
组织教法 |
负 荷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时间 |
强度 |
|||||||
开 始 部 分 |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教法步骤: 1.安排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随堂见习。 |
组织:四列横队 OOOOOOOO OOOOOOOO OOOOOOOO OOOOOOOO Ä 要求: 1.集合队伍快静齐。2.认真听讲,明确课的内容及要求。3.见习生随堂见习。 |
2′-3′ |
|
|||||
准 备 部 分 |
热身活动: 1.依次领先跑 2.徒手操 扩胸运动 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① 腹背运动② |
教法步骤: 1.介绍依次领先跑的方法和要求。 2.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跑步热身。 3.口令指挥全班同学练习徒手操。 |
组织:两路纵队 要求: 1.跟随教师有序地慢跑;2.队尾的同学应快速从外侧跑到队头继续领跑;3.徒手操听教师口令有节奏的练习。 |
3′-4′ 2′-3′ |
小 |
|||||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
克服“极点”完成全程跑的练习 1.游戏:老鹰捉小鸡 方法介绍: 全班分成7到8个小组,每组4至6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并依次报数。当教师任意报出的第一个数字就代表老鹰,第二个数字则代表小鸡,其他同学是母鸡。游戏开始,“老鹰”立即出队捉“小鸡”, “母鸡”们用身体保护“小鸡”。当教师重新报数时,角色互换,游戏重新开始,2—3次后,游戏结束。 2.莱格尔跑 方法介绍: 莱格尔跑是篮球裁判员晋升裁判员等级、获取执法资格、等级裁判员注册的体能测试必测项目。其测试方法是根据音乐节奏由慢到快进行20米的折返跑,音乐中“嘟”的节奏配合语言读数。开始“嘟”的声间隔8秒,随着时间的进行,“嘟”的声音越来越短,逐渐缩短到4秒,速度由慢到快。 |
教学步骤: 1.集中讲解与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巡回观察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3.在学生游戏过程中,给予学生加油鼓励。 4.鸣哨要求学生进行角色互换。 5.集中对学生游戏的过程进行评价。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1.集中讲解与示范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莱格尔跑练习。 3.巡回观察与指导,语言不断地激励大家努力练习,顺利完成任务。 4.集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多表扬、多鼓励。 |
组织:8个小组在半个足球场内游戏
要求: 1.听清教师哨声及时进行角色互换; 2.各组同学要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做到不掉队,不离队。 组织:男女生各一路横排在两块场地同时进行不同距离的折返跑。
要求: 3.配合优美的音乐积极参与练习。 4.同伴之间相互鼓励,努力克服“极点”反应完成规定的次数。 |
10-12′ 15-18′ |
中 大 |
|||||
结 束 部 分 |
1.放松操 2.师生评价 3.收器材、宣布下课 4.师生再见 |
教法步骤: 1.组织并与学生一起做身心放松操。 2.引导学生自评。 3.教师小结。 4.向学生再见。 |
组织:成广播操队形(略) 要求: 1.跟随教师一起做放松操。 2.积极参与评价小结。 3.积极收还器材。 4.向教师再见。 |
3′ 2′ |
小 |
|||||
场地器材 |
足球场地一块 录音机一台 |
预计效果 |
平均心率预计:130—140次/分 练习密度预计:60%—65% |
|||||||
课后小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