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毅平讲:养心与养神的区别(三)

(2013-08-13 08:02:00)
张毅平讲:养心与养神的区别(三)

        一、安神的最高境界

    养心的最高境界是安神,那么安神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安神的最高境界是养神……

    五脏中的五神是需要后天意识努力培养的,培养五神的精神食粮,是需要通过儒家的五德来精心呵护。因为五德是擒拿五贼的良药,五德不到,五贼绝不会自动离去……

    今天中午,妹妹给母亲送来一条桂鱼。在吃饭的过程中,我们姐妹两做了这辈子仅有的一次谈心……

    妹妹说:“我现在已经怨透怨透做生意了,我现在知道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我开始要慢慢收生意了,我要向你学习,将重点放到养生上去……”

    张毅平说:“养生是需要养神的,如果一个生意人,为了打理生意一定会心有挂碍,这样就永远达不到养神这个境界。前段时间,因为每天下午要等你的司机来拿滋肝补肾的凉茶和十谷杂粮补血粥,整个下午,我就无法安神入睡。因为我心理有挂碍,怕睡过头耽误华山来拿凉茶。后来,我就改变将凉茶和粥改为早上十点,放在门口的传达室,由保安转交给司机,这样,我每天又恢复了每天下午闭目养神三个小时的好习惯。你只能现在先养病,将五脏六腑的阴阳之气调理好,等你过几年不再做生意了,那个时候才可以系统化地一步步从养身开始到养心、养神、养性、养灵,这是一个系统化的生命工程。”

    二、生命的价值

    妹妹说:“现在通过母亲的疾病,我才知道要善待自己的身体,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张毅平说:“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中的主人乔致庸,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他在89岁那年,有一天突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自嘲说‘乔致庸啊乔致庸,你用了89年的时间,换来了一大堆无用的垃圾?为了这堆垃圾,你白白地将自己的一生给毁了……’然后他就走到放白银的地窖里,对着一筐一筐晶莹剔透雪白的白银,恶狠狠地呸地吐了一口唾沫说道‘都是这些垃圾害了我一辈子,让我将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去做一些破事?这些破事都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原本可以成为第二个李白……’就在乔致庸悟透生命的意义之后的当天下午,他就一头栽在走廊上去世了……”

    妹妹很认真地听我在讲这个真实的故事。张毅平继续说:“乔致庸可以称之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赚到的白银,比朝廷银库中的白银还要多,但是他没有悟明白生命的价值不是用来赚钱的?如果他早十年悟透,他还有十年的时光可以去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如果早二十年悟透,那么不仅有二十年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可以修身养性。我看了这部电视剧在想:我张毅平还没有钱,那么我是不是应该更加善待自己的生命?有钱的乔致庸,在临死的时候悟到‘钱是垃圾,实践自己的心理愿望,才是一个人一辈子要做的正当事业。’我张毅平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我可以将生命的价值无限地扩大化?将有限的生命,去实践圣人们所讲的真理?这样不就做了一件比赚钱还要有意义的事?我将赚钱之事放到最小的利益上,如果我的能力一年可以赚300万,那么我就赚30万。因为生命的价值不是用于去赚钱,而是让我们通过养生闻到生命之道。然后,我就将剩余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去实践提高生命的价值这件事情上……”

    妹妹赞叹地说:“姐姐,你的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在抢救和护理母亲这件事上,你做到了一个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我和古今总公司的蒲经理说起你。她也是一位虔诚的佛居士,她感慨地说‘你姐姐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我说‘不要说是普通人,就连我都做不到……’”

    妹妹笑着对母亲说:“妈妈,你有一个超凡的女儿,更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女儿……”

    张毅平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成为一个让你们都为我而感到值得自豪的姐姐……”

    三、神明心智

    妹妹说:“我现在就已经很为你的行为而感到非常的自豪。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张毅平说:“这都是因为我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后,开始知耻反省,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开始通过养神,让心智得到了成长的机会。一个人如果想在人间过得如鱼得水,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一定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相处的最佳法门就是说赞叹话,同时要学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果在没有学佛之前,我一定会选择吵架的方式去与金色年华康复中心的医生交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肯定是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会给别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这就是适得其反的下场。学佛后,我学会了将母亲身体所有康复的功劳,全部归功于医院的医生护士的妙法。通过这个妙法,既可以达到让医生认可我不给母亲吃医院配的西药、拒绝打胰岛素、挂输液的目的,而且还让医生看到我客客气气无话可讲……”

   妹妹由衷地说:“姐姐学佛后的变化,可以说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张毅平已经将养心的最高境界都悟透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统帅着魂魄,主宰着意志。忧动于心,则肺损应;思动于心,则脾损应;怒动于心,则肝损应;恐动于心,则肾损应,怎么还会对凡间的一切破事,来损伤自己的五脏器官呢……

           张毅平随写与2013年8月8日16: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