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知后觉5月15日实盘直播:说盘直播+在线交流+大盘分析(周一)

标签:
股票 |
买卖股票的最高技巧,就是找出临界点。没错,不论是底部,还是顶部,都会出现临界点,都会出现一个重要的转折。把拐点顺利的找出来,就把握了买点和买点。剩下的就是持股或者空仓。考验你的耐心了。找出拐点并不难,按一般的技术处理即可。难在心态,难在等待,难在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买入股票之前,要先设定好你的止损点,想清楚你的承受普能力,即你最多能亏掉多少钱。然后严格遵守纪律即可。
不是难在设定止损点,4-5%谁不会设?难在严格的加以执行。到时候,会为自己找出各种不执行的理由。人类做错,不肯认错是心理共同的弱点,即使在理性上知道自己错了,感性上却仍然不一定肯纠正错误。加上纠正错误意味着割肉,赔钱。但长痛不如短痛,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做错了不割,后面带来的往往是更大的损失。
选择临界点,要记住,你不可能每次都能正确,人不是神。所以,应该尽力提高入场点,出场点的准确率。只有这样,获胜猜对的概率慢慢才会大于你失败的概率。学习炒股的精髓,其实就是要提高自己获胜的概率。别指望自己能100%的正确,那只是一种奢望。
所以猜错,做错了也不必觉得自己很无能。股市永远是正确的,所以,谁没做错过呢?
投资者的入场时机,最好是选择在升势或突破阻力线,准备一轮升势开始时买入。这是一种典型的右侧交易。比较适合散户,是适合小资金的运作类型。牛市一旦突破上档的压力线,压力就会变成支撑。突破,回敲确认突破有效,就是一个很好的买点。
2017-5-15
网络安全板块大幅高开,蓝盾股份(300297)、美亚柏科(300188)、拓尔思(300229)、任子行(300311)、启明星辰(002439)、绿盟科技(300369)等超10只个股涨停。
消息面:
全球大范围爆发新型“蠕虫”式勒索病毒,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遭该勒索病毒感染。
消息面:
全球大范围爆发新型“蠕虫”式勒索病毒,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遭该勒索病毒感染。
2017-5-15
中国类脑首个国家级实验室成立 将助力人工智能发展
5月13日上午,“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大会”)在合肥举办。央广网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本次大会分为实验室成立大会与类脑智能高峰论坛两个部分 ,以“类脑智能、驾驭未来”为主题,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机构、业内企业和亟待转型的传统行业搭建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前来参会的各界嘉宾大约有1000人,包括两院院士、知名学者、政府领导、行业组织领导以及百度、微软、科大讯飞(002230)、数据堂、江淮、荣电、惠而浦(600983)等企业负责人。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万立骏表示,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实验室将通过建立脑认知和脑模拟技术研究与实验平台,主动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关键技术并成功转化,构建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形成可持续的产学研系统创新机制,为推动类脑智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央广网记者在会上获悉,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建单位,这是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该实验室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建设内容,将有力助推合肥打造国内智能产业核心基地,形成合肥下一个千亿级重大新兴产业。
该实验室主要针对我国脑认知和类脑信息处理力较为薄弱的问题,围绕提升我国信息处理技术的类脑程度与智能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类脑认知与神经计算机、类脑多模态感知与信息处理、类脑芯片与系统、智能机器人(300024)等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化。
据悉,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填补了中国类脑智能领域创新能力工程实验室的空白,对显著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智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个股:科大智能(300222)、赛为智能(300044)、科大讯飞、川大智胜(002253)。
国内首条柔性AMOLED生产线投产 产业链发展迎机遇
已在OLED显示领域潜心研发布局许久的京东方A日前再传捷报:5月11日,随着第一片柔性AMOLED高分辨率触控显示屏的点亮,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A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对业内而言,其更为关注的是该生产线投产传递出的积极信号,即在打破韩国厂商对这一细分领域垄断格局的同时,京东方A未来有望在柔性AMOLED广阔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据披露,京东方A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应用了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这是国内首条采用该工艺的AMOLED生产线。同时,该生产线采用低温多晶硅(LTPS)塑胶基板代替传统的非晶硅(a-Si)玻璃基板,电子迁移率高100倍以上,具有相当好的信号驱动与系统集成能力。此外,该生产线还采用了柔性封装技术,实现了显示屏幕弯曲和折叠,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等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
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总投资465亿元,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主体厂房封顶,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定位于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等产品。此外,京东方A还于去年12月在四川绵阳投建了一条6代柔性OLED生产线,计划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为1850mm×1500mm),预计2019年实现量产。
相较于生产线投产本身,外界更为关注的是该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乃至对AMOLED领域市场格局改变的预期。作为新型显示发展方向之一,AMOLED在高端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东吴证券(601555)最新研报指出,2016年全球AMOLED的出货比上一年同比增长40%,智能手机则是最主要的驱动力。而随着面板厂商陆续投资新生产线,预计2020年左右AMOLED面板的渗透率有望超过LCD,届时,柔性AMOLED在整个AMOLED产能中占比有望达到6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坊间一直预期苹果未来上市的iPhone 8手机将会采用柔性AMOLED屏。作为智能手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苹果的新产品对柔性AMOLED的应用预期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柔性AMOLED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格局方面,此前韩国三星由于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基本垄断了整个AMOLED面板市场。在券商人士看来,随着国内多条第6代OLED面板线的开建和投产,中国在未来几年有望成为仅次于韩国的OLED面板生产地。
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之前由于三星在OLED领域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各大手机厂商在OLED屏采购上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和议价空间。未来随着国内厂商OLED面板尤其是AMOLED面板产能的逐步释放,相关手机厂商在同等质量要求下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国内AMOLED面板厂商或由此迎来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该领域研发领先和专利储备较多的厂商,如京东方A,随着成都柔性AMOLED生产线的投产,公司与国内其他厂商相比无疑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此外,公司在OLED专利储备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半导体显示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的大背景下,京东方A业绩正逐步进入爆发期,今年一季度共实现净利润24.13亿元,同比增长逾21倍。未来,以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投产为契机,随着公司在该领域研发布局的逐步深入,柔性AMOLED细分产业会否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有力增长点,颇值得关注。
相关个股:京东方A、深康佳A、深天马A、濮阳惠成(300481)。
5月13日上午,“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以下简称“大会”)在合肥举办。央广网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本次大会分为实验室成立大会与类脑智能高峰论坛两个部分 ,以“类脑智能、驾驭未来”为主题,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机构、业内企业和亟待转型的传统行业搭建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前来参会的各界嘉宾大约有1000人,包括两院院士、知名学者、政府领导、行业组织领导以及百度、微软、科大讯飞(002230)、数据堂、江淮、荣电、惠而浦(600983)等企业负责人。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万立骏表示,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实验室将通过建立脑认知和脑模拟技术研究与实验平台,主动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关键技术并成功转化,构建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形成可持续的产学研系统创新机制,为推动类脑智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央广网记者在会上获悉,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建单位,这是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该实验室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建设内容,将有力助推合肥打造国内智能产业核心基地,形成合肥下一个千亿级重大新兴产业。
该实验室主要针对我国脑认知和类脑信息处理力较为薄弱的问题,围绕提升我国信息处理技术的类脑程度与智能水平的迫切需求,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类脑认知与神经计算机、类脑多模态感知与信息处理、类脑芯片与系统、智能机器人(300024)等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化。
据悉,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填补了中国类脑智能领域创新能力工程实验室的空白,对显著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智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个股:科大智能(300222)、赛为智能(300044)、科大讯飞、川大智胜(002253)。
国内首条柔性AMOLED生产线投产 产业链发展迎机遇
已在OLED显示领域潜心研发布局许久的京东方A日前再传捷报:5月11日,随着第一片柔性AMOLED高分辨率触控显示屏的点亮,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A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对业内而言,其更为关注的是该生产线投产传递出的积极信号,即在打破韩国厂商对这一细分领域垄断格局的同时,京东方A未来有望在柔性AMOLED广阔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据披露,京东方A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应用了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这是国内首条采用该工艺的AMOLED生产线。同时,该生产线采用低温多晶硅(LTPS)塑胶基板代替传统的非晶硅(a-Si)玻璃基板,电子迁移率高100倍以上,具有相当好的信号驱动与系统集成能力。此外,该生产线还采用了柔性封装技术,实现了显示屏幕弯曲和折叠,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等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
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总投资465亿元,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7月主体厂房封顶,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定位于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等产品。此外,京东方A还于去年12月在四川绵阳投建了一条6代柔性OLED生产线,计划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为1850mm×1500mm),预计2019年实现量产。
相较于生产线投产本身,外界更为关注的是该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乃至对AMOLED领域市场格局改变的预期。作为新型显示发展方向之一,AMOLED在高端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东吴证券(601555)最新研报指出,2016年全球AMOLED的出货比上一年同比增长40%,智能手机则是最主要的驱动力。而随着面板厂商陆续投资新生产线,预计2020年左右AMOLED面板的渗透率有望超过LCD,届时,柔性AMOLED在整个AMOLED产能中占比有望达到6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坊间一直预期苹果未来上市的iPhone 8手机将会采用柔性AMOLED屏。作为智能手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苹果的新产品对柔性AMOLED的应用预期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柔性AMOLED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市场格局方面,此前韩国三星由于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基本垄断了整个AMOLED面板市场。在券商人士看来,随着国内多条第6代OLED面板线的开建和投产,中国在未来几年有望成为仅次于韩国的OLED面板生产地。
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之前由于三星在OLED领域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各大手机厂商在OLED屏采购上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和议价空间。未来随着国内厂商OLED面板尤其是AMOLED面板产能的逐步释放,相关手机厂商在同等质量要求下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国内AMOLED面板厂商或由此迎来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该领域研发领先和专利储备较多的厂商,如京东方A,随着成都柔性AMOLED生产线的投产,公司与国内其他厂商相比无疑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此外,公司在OLED专利储备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半导体显示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的大背景下,京东方A业绩正逐步进入爆发期,今年一季度共实现净利润24.13亿元,同比增长逾21倍。未来,以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投产为契机,随着公司在该领域研发布局的逐步深入,柔性AMOLED细分产业会否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有力增长点,颇值得关注。
相关个股:京东方A、深康佳A、深天马A、濮阳惠成(300481)。
2017-5-15
201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