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评:大盘还要继续弱势震荡

(2016-08-01 15:08:54)
标签:

杂谈

  周一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跌走势,午后沪指在创下2931点阶段新低后有所震荡回升,早盘盘面上次新股及白酒领跌带动市场下行,仅黄金及银行板块表现较为抗跌,午后指数虽有所震荡回升,但板块效应却并不明显。截止收盘,沪指下跌0.87%,深成指下跌1.39%,创业板指下跌1.09%。


  热点板块:


  在市场弱势格局下,市场热点较为散乱且明显偏弱,全天仅以下几个板块表现稍强。美经济疲软黄金看涨预期强烈,黄金板块早盘表现强势,恒邦股份、金贵银业、紫金矿业等均盘中表现活跃;银行板块全天表现坚挺,较为抗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均维持上涨;另外由于近期国改提速,央企国资改革板块全天表现也较为强势,华电能源、万润股份、北方国际、中粮生化等纷纷上涨。


  市场要闻:


  1、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49.9,预期50,前值50,环比微降。中国7月官方非制造业PMI53.9,前值53.7。统计局称7月制造业PMI回落受洪灾影响。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近期走势波动较小,总体平稳。本月回落主要原因:一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对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由1-5月份的3.9%回落到1-6月份的2.8%。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0.4%,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三是一些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压缩生产。


  2、理财新规征求意见,入股市政策未调整。据媒体报道,按照理财新规,只要满足合格投资者门槛,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就没有限制,包括可投资于一二级股权市场的资产。《办法》对权益类资产已经设定了合格投资者门槛,就不会再像对理财投非标一样,去设定投资比例的限额。至于近年来兴起的委外业务,由于大部分投的是债券,少部分是非标,也没必要将其纳入权益类资产投资。另外,新规中限制通道、计提风险准备金、强制第三方托管等内容,可能会有调整;会设过渡期,给商业银行留出缓冲调整时间。


  3、中基协不手软,半天清掉8270家空壳私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示信息发现,截至中午12:00,管理规模为零的私募机构有4309家,与7月31日晚间数据相比,半天时间注销掉了8270家。


  4、A股两融余额连续3日下降,跌破8700亿元大关。A股两融余额连续三日下降。截至7月29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报8668.92亿元,较上日减少51.73亿元。


  机构观点:


  国泰君安:监管趋严下短期暂离旋涡,拥抱业绩周期。国泰君安乔永远认为,目前来看,监管趋严仍在持续,未来对市场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的冲击尚需进一步评估,风险释放前,建议继续避险为上;在“金融去杠杆”过程中,股票市场风险偏好将边际下行,一些估值过高、缺乏业绩支撑的板块将面临估值向下调整压力。资金对“有业绩、低估值、高分红”的追逐仍将持续,而监管趋严将继续强化这一特征,价值股正在守候中迎来重估良机。配置上,继续推荐具备业绩超级周期的核心品种和“低估值、高分红”股票。


  方正宏观:经济重回下行,震荡市大切换。方正宏观任泽平认为,7月官方制造业PMI略降跟需求收缩、洪涝灾害、去产能等有关。综合判断,2季度GDP增速L型走平与1季度天量信贷刺激的滞后效应有关,6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等指标持续下行,3季度经济重回下行通道。维持经济短期W型中期L型、通胀见顶回落判断,维持震荡市风格大切换判断,关注低估值稳定业绩高股息率的消费股和受益供给侧改革的周期股。


  总体策略:


  今日指数整体呈现出V型走势,盘中沪指再度创下上周三大跌后新低,虽午后指数有所震荡回收,但整体而言,市场仍维持偏弱格局。同时从盘面上看,市场热点散乱,市场无明显多头进攻迹象,而题材股总是莫名踩雷,市场人气急剧减退。近期在监管层高压态势下,游资退出市场迹象较为明显,短期而言,由于存量资金进一步外流,增量资金未现,市场短期仍难言好转。对于后市而言,市场今日已进入无量下跌阶段,短期或现反抽,但在缺乏资金参与的行情中,预计幅度也不会太大。总体来说,短期后市偏震荡为主而中期走弱的概率较大,投资者宜维持谨慎策略控制仓位为主,板块方面可逢低吸纳一些绩优同时估值较低的品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