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墨烯市场规模或达万亿元 概念股值得长期关注

(2014-03-19 09:08:23)
标签:

股票

近来,老题材石墨烯不断焕发“新生命”,作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之一,石墨烯的每项技术发明都给该题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种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红外线图像传感器,首次实现了在室温下对全红外光谱的观测。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够将这种探测器集成到隐形眼镜或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将有望为人们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与环境进行交互的新方式,届时极有可能改变目前的可穿戴设备格局。此外,据中科院金属所的官方网站消息,石墨烯锂硫电池研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分析人士表示,近来石墨烯的发明创造频频与当前的热门题材“沾边”,这也是石墨烯概念股屡受青睐的主要原因。

可穿戴设备正迎接石墨烯

据中证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日前用石墨烯开发出一种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红外线图像传感器。不同于目前常见的中红外和远红外图像传感器,新技术无需笨重的冷却装置就能运行,首次实现了在室温下对全红外光谱的观测。不仅如此,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它甚至能够集成到隐形眼镜或手机中,未来还有望在军事、安保、医学等多个领域获得应用。上述发明的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站上。

据介绍,红外线的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一种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三种。普通摄像机只需一个芯片就能拍摄到可见光,而红外成像技术则需要同时看到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各种不同频谱的图像。更具挑战性的是,中红外和远红外传感器通常必须在极低的温度才能工作。

这项由密歇根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学助理教授钟朝晖(音译)和同校的特德·诺里斯教授负责的研究将石墨烯作为原材料。众所周知,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结构,能够探测到整个光谱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但由于石墨烯对光线的吸收能力较差(2.3%),不足以产生足够的电信号,因而此前相关的研究一直止步不前。钟朝晖教授表示,上一代石墨烯红外线传感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灵敏度太差,无法满足商用设备的需要。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钟朝晖和他的团队对石墨烯产生电信号的过程进行了改进。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他们在两个石墨烯薄片之间设置了一个绝缘隔离层,底层有电流通过。当光线照射到顶层石墨烯的时候,装置会释放电子,产生带正电的空穴。而后在量子机制的作用下,电子穿过中间的绝缘层,到达底部的石墨烯层。此时留在上层石墨烯上的带正电空穴会产生电场,并对下层石墨烯的电流产生影响。而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就能推断出照射在上层石墨烯上的光的亮度。

上述研究人员称,新方法让中红外和远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完全能够媲美需要冷却装置才能运行的传统红外线传感器,而且该设备只有一个指甲盖大小,很容易实现集成。如果能够将这种探测器集成到隐形眼镜或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当中,将有望为人们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与环境进行交互的新方式。同时,该技术也为红外线技术在军事、安保、医学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想象空间。

车用石墨烯锂硫电池取得重大突破

近一年来,石墨烯的研究发明可谓层出不穷。稍早之前就有相关媒体报道,2013年12月18日《科学网》引用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成会明课题组论文报道,以《超快长循环寿命锂硫电池:基于石墨烯的三明治结构》为题,介绍了高容量、长循环寿命、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的新型石墨烯锂硫(li-S)电池开发,并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新型石墨烯锂硫电池理论比能量为2567 Wh/Kg,而中科院金属所采用石墨烯集电体的轻质特点,使其构成的锂硫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目前常用锂电池能量密度约140Wh/Kg。也就是说,该电池的储电能力达到目前锂电池18倍以上,相当于将比亚迪E6电动汽车700KG电池,缩小约95%或35KG.

根据早前的各方面消息,该电池的功率密度及充电时间均已解决,一次充电多在6分钟以内,其循环次数及电池寿命高于目前锂电池的百倍。大众化车用动力电池即将投入使用阶段,据测算,使用该电池之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约相当于燃油汽车的20%。

据2014年2月17日中科院金属所的最新消息,石墨烯锂硫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这种超级电池“组装方法与现有锂离子电池工艺兼容,具有进一步放大和产业化前景”。与目前用在小汽车上电池比较,其重量下降90%以上,一次充电不超过10分钟,巡航里程超过450公里,每公里成本下降4/5,电池寿命超过30年。该项研究以工业化生产的石墨烯为原料,通过连续工艺制备了石墨烯集流体和石墨烯复合隔膜,其组装方法还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可以兼容,因此具有进一步放大和产业化的前景,中科院金属所已经申请了三项专利。

石墨烯早就不是A股市场的新题材了,只不过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令这一老题材不断翻炒出新花样。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将石墨烯作为前沿新材料之一。不仅如此,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也持续围绕石墨烯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业内人士估计,石墨烯未来的市场规模或可达到万亿元以上。

方大炭素

公司主营炭素制品和铁矿石,其中炭素制品包括石墨电极、炭砖、等静压石墨,是国内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企业,产能近20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公司的炭新材料品种齐全,在炭砖已有多项专利。

博云新材

公司是我国复合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包括飞机刹车副、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汽车刹车材料和高性能模具材料。前身是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是对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炭/炭复合材料的产业化而设。

据了解,炭/炭复合材料是以碳或石墨纤维为增强体,碳或石墨为基体复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大、摩擦特性优良、耐高温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目前是生产火箭发动机喷管的主要材料,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严密的出口限制。而公司研制出了多种以炭/炭复合材料为基础的火箭喷管,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内的技术垄断。此外,由于炭/炭复合材料耐腐蚀,在太阳能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太阳能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将带动公司炭/炭复合材料在太阳能领域的销量。

中钢吉炭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主要有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炭块,特种炭制品,炭纤维制品等。虽然公司目前重点发展处于高速发展的碳纤维项目,还曾表示没有石墨烯及其相关产业的研发和生产,且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内并没有从事石墨烯及其相关产业的计划,但是公司仍被市场视为重要的石墨烯概念股。

金路集团

金路集团是以生产销售聚氯乙烯树脂、烧碱为主的公司,变身石墨烯概念股,是因为与中国科学院金属所达成的一项协议,双方决定在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开展合作。金路集团负责提供研发经费。中科院金属所负责石墨烯基透明导电薄膜、三维网络散热材料和动力电池用电极材料及产业化三个方面的具体研究开发工作,并提供产业化可行性报告;而金路集团除了负责提供研发经费之外,公司还将组织相关团队进行产业化及市场开发方面的工作。

中国宝安

子公司贝特瑞公司在原有石墨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贝特瑞拥有中国天然鳞片状石墨主要产地之一的黑龙江鸡西石墨矿,未来石墨深加工原材料丰富而且优质。公司鸡西石墨产业园石墨深加工产品年处理茶能3000吨。

南风化工

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碳纳米管生产基地,目前形成日产3600kg、年产120吨、存读达80%以上多壁纳米管生产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