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打名将惨剧谁之过?

(2011-12-08 07:58:04)
标签:

上官鹏飞

中国功夫

黑体

中国散打

截拳道

杂谈

分类: 文体快评

文/轻度昏迷

散打名将上官鹏飞在比赛中被打成重伤,可能成为植物人的消息,近几天来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据报道,上官鹏飞最新的情况是已经十分危险,脑细胞正在死亡,现在只能靠呼吸机维持,根本无法自主呼吸。

上官鹏飞可谓中国散打界的名将,战功赫赫。如今,在国内一场比赛中应被对手重击后脑生命垂危,令人扼腕叹息。笔者也是个功夫迷,偏爱功夫电影,也喜欢看搏击类比赛。这次导致上官鹏飞重伤的事件,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

一方面是赛场内的原因。包括裁判对比赛控制有问题,对违规动作视而不见;也包括对手涉嫌严重违规,击打上官鹏飞后脑;还包括上官鹏飞防卫不当,导致自己受到重创;除了上述场上三个人的个人原因外,误伤的可能性也很大,在搏击过程中,难免出现失控的局面,击中后脑也有可能是一时失手。

再一方面便是赛场外的原因,其中包含的因素诸多,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是上官鹏飞个人身体问题在赛前没有被及时发觉,导致比赛中重创旧伤或者要害;其次是在成绩或者有关方面的压力下,运动员心态失衡,导致违规行为产生;再次是练功方法不当,过分追求击打效果而忽略了对本身体质的保护;还有就是荣誉的光环使上官鹏飞自身发生微妙的变化,或轻敌,或因压力放不开手脚。诸如此类,罗列出来,恐怕还有很多。

个人对于中国功夫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些许看法:

一是似乎因为各方面因素渐渐丢失了原本的功夫内涵。中国功夫的习练需要长久的坚持方能见成效,而其中蕴含的道理也只有通过长久习练方能慢慢领悟。欲速则不达,是对中国功夫最恰当的表述。

二是长久以来中国功夫似乎在为了面子而存在。拿中国散打与泰拳的对决举例:由于历史及近现代各种正式及非正式比武的因素,中国人在近期似乎疯狂热衷于中国散打要与泰拳一决高下;笔者以为,中国功夫的本质乃是强身健体、参明悟道,而泰拳则注重实战效果,所以没有必要非要去比个高低,因二者产生的目的不同。李小龙的截拳道也是基于咏春拳创立,其直接目的也是为了搏击。李小龙是中国搏击界的天才,但他的截拳道在健体养生方面似乎跟传统功夫差距不小。抛却面子,当中国功夫能够真正找到并发挥内涵所在的时候,便是真正成熟的开始。

三是功夫原本的特色逐渐退化。看武林大会便知,所谓各门各派的功夫技法,竟然大同小异,根本找不到其大的特色所在。我们不禁要问,难道那些所谓的特色只存在于武侠世界和人们的想象中吗?趋同绝不是个性的消失,而是扬长避短,在个性发挥的基础上师夷长技。人心可以浮躁,功夫岂能浮躁?

功夫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迄今走向世界较成功的代表。但是依靠李小龙的搏击术走向世界的中国功夫,只是一个开端,如若不能发掘其内涵,必然不长久。

虽然搏击比赛中受伤在所难免,威胁生命也并不少见,但是我们依然应该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国内搏击比赛毕竟不是黑市拳,而上官鹏飞也是运动员而已。一个健康发展的体系,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而找寻功夫内涵,发挥功夫文化特色,是健康体系的前提。

真正优秀的功夫,是让全世界习练,并能够修身养性、悟道明志,此乃大益。也便是真正的无敌于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