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出台新规,有几个可以称得上的亮点的必须说一下:标准化菜谱,保证2元以下矿泉水、15元以下盒饭有且不断供;列车晚点及时通报原因,责任明晰化;提高站车保洁质量,卧具干净厕所有卫生纸。
已经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带着吃喝上火车,习惯了火车晚点,习惯了脏兮兮的厕所。其实乘火车的人不外乎三类:一是游山玩水,二是走亲访友,三是出公差。确切地说还有一类人,但是在中国我们几乎可以忽略,那就是体验者,即体验乘火车这种感觉的人。因为一般的体验者要体验的一种幸福或者刺激的感觉,但是乘火车,基本上不会有上述感觉。动车和高铁之后,也许体验者会有一些,但毕竟是少数,因为铁路的大部分乘客,依然乘坐最多的是普通火车。
桶装泡面在火车上显示了它的巨大价值。当然,可以略去热水供应也不甚完善的情况。根据旅途的长短,来决定买几桶面,拎着装满泡面香肠上火车的中国人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那风景,已经成为了自然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形成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餐车的位置一般位于列车中部,到达十分不便;再是即使去了餐车,发现其实是花着超五星酒店的价格吃着最难以下咽的饭菜,而且一般会被站票的乘客占领;还有一点很重要,卫生条件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流动餐车上吃喝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其实,很多次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火车上的饭菜为什么非要比超市或者饭馆贵上一倍,让大家都买不起,宁可倒掉也不降价呢?吃上一顿可口的热乎饭在火车上近乎奢望,听着声音甜美的“祝您旅途愉快”的广播,总感觉有些怪异。
铁道部是个好单位,铁道部是国家单位,铁道部的员工就应该比普通老百姓付出的少,赚得多:其实不光在铁道部,很多部门的很多人都带着这种高高在上的传统思想,为人民服务,不过是一句口号。于是,列车员态度恶劣,打扫卫生不及时;列车厨师水平不高惰性挺强;列车售货员粗暴无礼,甚至前段时间活活打死一人。是啊,百姓对铁路有依赖,但这种依赖绝不是铁路部门可以肆无忌惮的理由。
动车追尾后的铁路部门终于出台了这样让人略感欣慰的新规。但是,新规的出台是好事,执行起来能不能够监督到位。能保证新规不是一纸空文吗?许多问题仍然需要思考。火车旅途能不能不再这么累还要以观后效。因此,现在还不能说,我们以后不用带着吃喝上火车了。
我们都知道,生意经讲究薄利多销。火车上的人流量之大其实给铁路部门带来无限的商机。只要您饭菜质量好一些,价格便宜一些,有太多的人愿意在火车吃盒饭,也不愿意上火车前还要到超市买桶面。用心服务带来的必定是互惠的结果。市场是什么?市场是由个人组成的。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的铁路运输其实早就应该了解了这个大市场,只不过再大的市场违背了消费者的意愿也是行不通的。正所谓,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
国有单位其实可以有自己的收益,只不过这种收益的前提是要给老百姓带来便利和幸福感。市场大潮正在日益冲击着很多人的地位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拥民之心才是最大的优势所在。
飞驰的列车上,我们惬意地望着窗外的美景,吃着不再是桶面的可口热乎饭,享受着干净整洁的环境和周到的服务,那才是真正的旅途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