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2021-06-30 10:07:08)
标签:

德格印经院

白玉

亚青寺

觉姆

分类: 2020云藏川
D19  10月25日    德格——亚青寺(海拔3900)

        到德格,我主要目标是德格印经院,十年前因时间关系没有进入,这次就是来补遗憾的,话说这次安排川西行程我是有点私心的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就是把317线以前没走到的、漏走的都补一遍,人生有多少十年,我想余生不会再有机会了。
        一早差不多8点就一个人出门了,街上静悄悄地没什么人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德格县城除印经院周边有点印象外,其余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德格了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我们昨晚所住的雀尔山宾馆离德格印经院不远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已有藏民在转寺院了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离寺院8点半开门还有些时间,干脆也随着他们一起转了起来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转到门口,正好见开门了,踏进院门上了二楼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只见一排又一排的木架直顶天花,里面整齐竖列着一块块木刻印板,有多少块印板?真是数也数不清,太壮观了,据说这里藏有木刻印板达20万块之多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印板内容不仅有佛教经典,还涉及有天文、地理、医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工艺技术等方面的从书或专著,堪称”藏文化大百科全书“,是全世界藏文木刻印板保存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印经院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其中不乏收藏有珍品、孤品的印板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二楼大殿整个就是一个印刷车间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二人一组,书版署于两人之间,一人用擦板蘸墨涂版,一人放纸,用磙筒一滚、揭下,一页书当即印成。有虔诚的印板工人,每放纸印版前对着书版深深鞠躬,周而复始,令人动容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这里不仅有书版还有画版,虽没书版多,但画版中把藏族传统绘画中的唐卡艺术融入了进去,具有很高的艺术及收藏价值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晒经房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三楼分别是拣纸、裁纸、分纸等琐碎工作,德格印经院的印经纸也是沿用古老的手工造纸工艺技术,这种纸是一种叫|”阿交如交“的草根皮制成的,这种纸韧性强,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底楼的洗经版现场,印版用完要仔细洗掉墨泥或朱砂再涂上酥油才能入库,据说这能保持印版百年不腐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认真的洗版工人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德格印经院楼顶的阳台是看周边风光的绝佳场所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登上楼顶,周边风光一览无余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庙顶的各种金饰尤其吸人眼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金轮与金筒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在这边还能望见知更寺漂亮的金顶屋檐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9点半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德格印经院大门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最后一次站在印经院大门口,向着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寺院致敬、告别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10点整装待发,前往白玉县的亚青寺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川西秋色显现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路上的白塔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因疫情,亚青寺不对外开放。通过队友联系了亚青寺内的一家民宿,民宿老板让我们绕走另一道口进来,这一绕道~没想绕了竟有五六十公里的路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约下午4点半驶入了亚青寺,我们应该是绕到了亚青寺的腹地,这边大门口无人据守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亚青寺距白玉县120公里,与西藏一江之隔。亚青寺与色达五明佛学院在藏区同等地位,都是很有影响的大寺庙,但与五明佛学院不同的是这里修行者中觉姆(女性出家人)人数占绝大多数,有万人之众,所以亚青寺也是世界上最多女僧人集体修行的地方,有“藏区女儿国”之称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出于对这“神秘女儿国”的好奇,大伙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上街了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巨大的转经场,转经的人非常多,有修行的僧人,也有到此圣地礼拜的藏民,我们也随着人流跟着转了一圈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随后从转经场的一方上山,准备在山上看日落,此时正是黄昏时分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上山台阶上回首底下寺庙~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半道中遇一觉姆,聊了起来,她是位东北人,入僧前曾在深圳做老师,有一天突然觉得不该这样活着,离别老公与儿子,一人跑到亚青寺来修行,在这里一呆呆了2年,问她还想在这住多久,她说她也不知道,在这她觉得顿悟了,觉得人生特别有意义,很满足很幸福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我们跟随她转往寺庙,她说她可为我们引见上师,在院子里见一群群觉姆围着圈往地下不知找什么,太好奇了,不过最终我们还是拜别了她没随她去见上师,因为我们终究是俗人,是匆匆过客,乘着黄昏的光线上山观景是此刻我们最想做的一件事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亚青寺的山顶很有俯视众生之感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昌曲河道中央的一块绿洲岛,岛内就是亚青寺最大的觉姆区,岛外则是扎巴区(男僧)。密密麻麻的棚屋占据着岛上一半之地,其实两年前整个园型岛上都是棚屋,政府为安全着想,严格限定寺院僧侣聚集人数,遣返了一部分觉姆并拆除了一半棚屋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密密麻麻的“小盒子”棚屋,从远处望去很有视觉冲击力,非常震憾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通往觉姆岛的桥,只有女性才能上觉姆岛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亚青寺地处偏僻,海拔近4000米,这里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寺庙还有众多清规戒律,但却吸引着许多女性甚至年青女性放弃原有的生活来到此地修行,作为俗人的我们真的是难以理解,但我想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危害别人,追求自己想过的人生,不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也是一种幸福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莲花生大师雕像高高矗立于亚青寺山上,像是俯瞰众生,又像是守护保佑着这块圣地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经幡祭台竖立于雕像不远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从山上远眺山下的金塔和千佛塔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下山时所见的平视角度,非常雄伟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还有这座走哪儿都不能忽视的红褐色庙宇,这座庙宇还没全部完工,建成后我想该是青亚寺内最大的庙宇吧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走近它,从平视角度看更是精美绝伦,这座庙宇离我们所住的民宿不远,进进出出最先看到的就是它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太阳西落,我们下得山来,僧侣们也差不多完成了一天所学,从一些庙殿出来,随后散去~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晚上在吃饭的店门口见挂了这样一块牌子,哈哈哈~好奇心驱使翻过牌子,果然与料想的差不多,写着“和尚出行日”,吃饭半中还见有几个觉姆在门口巡视,饭店老板解释说寺院不允许修行僧侣去饭店大吃大喝的,可想亚青寺的行修规矩很严,很清苦
六千里路云和月,痛并快乐着——2020云藏川穿越记(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