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 10月9日
丙中洛——察瓦龙(海拔1920米)
今天开始将走丙察察线啦
,这可是我多年期盼的一条进藏线路。丙察察线是起于云南最西北的丙中洛,经西藏最东南的察瓦龙,最后止于藏东南的察隅,是目前为止内地进藏线路中最短,但也是所有进藏线路中最为艰险的一条公路。这条公路一侧是常常发生落石塌方的百米悬崖峭壁,一侧是悬崖下的咆哮怒江水、还有小流沙、大流沙等,路况之复杂,道路之艰险,被许多人称之为骨灰级的越野之路,当然这已是过去式啦,改建后的丙察察公路已成为新G219国道的一部份,路真好太多,只要不是在极端天气,连一般性能的轿车都能安全通过了。
清晨~窗外~
清晨的丙中洛真太仙气了
,此图同伴太阳风提供,这里就是昨天我们进丙中洛的观景台,离我们住宿的酒店有点距离,我没起得这么早跑过去

早餐后出发,开启丙察察之路!在大桥上眺望重丁村
过石门关
石门关就像一道刀劈斧砍的大门,两座大山屹立于怒江两岸,两岸最窄处仅20米。以前只有一条绝壁下的沙滩小道,一到涨潮,断路难行,就是岩羊、猴子也过不了石门关,当地人称石门关为“纳依强”,意思为“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
如今一条宽阔车道架于悬崖壁上
茶马古道,历史悠久,是古代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多已被现代交通取代,唯丙中洛通往藏东地区的马帮队仍在古道上穿行。这条始于丙中洛至西藏察瓦龙乡扎那村的古道,全长70公里,今天我们就将徒步于茶马古道的其中一小段。
下到吊桥处,好巧~正遇上马帮
当然现在的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作为交通通道,还作为旅游一景,古道部分早做了改建,便于游客行走
前方就是我们刚走过的吊桥,吊桥之下就是奔腾的怒江水
抬头是蓝天白云,四周是树木成荫,行走古道,心情愉悦
从小道穿出,来到了雾里村,视野顿时豁然开朗
哇~田间一大片的白色小花,真太让人心动,令人留恋往返了
另一边,满眼葱绿,也是赏心悦目
走上雾里村乡间小道

小道两旁各式野花惹人爱~
又跨过一座小桥
再次踏上乡间小道
这里的人真是爱花,把小径点缀得柳绿花红,生机盎然。丙中洛被誉为人神共居的天堂,说得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从村庄穿出,走上沿江小路
现今的茶马古道已不具风险,沿途风景宜人
边行边摄,好不快乐
回首刚走过的古道~
还有那渐行渐远的雾里村~

继续沿着崖壁行走~
来到桥头,这里有两座桥,一座新桥,一座老桥,当然老桥早已弃用,我们的茶马古道徒步就终止于这里了,司机在桥头的另一端等着我们
随后坐车来到秋那桶的白马客栈,我们将在这里稍息下吃个午饭
乘着准备午饭其间,一行人去村子周边溜达



沿阶而下~想着从下面的小路穿回村庄去,刚是沿公路一路往上爬的
山谷下,一条小溪穿淌而过

我们没有过桥,而是沿着右手边的小径而去
只能折返,重又攀着阶梯上到公路,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啊,真累啊

窜入村庄~
秋那桶广场上的教堂。丙中洛是国内少见的多种宗教和谐共处之地,有基督教、天主教、藏传佛教

秋那桶是丙中洛最北的一座小山村,也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以前不通车,只能走茶马古道到达。这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民风纯朴。秋那桶原是我计划中丙中洛的住宿点,我喜这里的安静与原始,但因昨天独龙江的未成行,时间关系只能宿于丙中洛镇中心。
休息至下午2点离开秋那桶,继续北上

哈哈~跑到滇藏起点啦

打卡~打卡~必需打卡!
进入西藏界,告别柏油路,进入砂石路。经老虎嘴,老虎嘴曾是丙察察线上著名的天险

行驶丙察察的路上~


路经一个观景台,下车看看去~
又是个怒江大湾
过龙坡村后不远,就见前方的灰白砂石“瀑布”,这就是传说中危险而致命的大流沙,丙察察线上有名的死亡路段,只要有风,流沙石子从数百米高的山上流下击中过路的汽车和人
真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大片仙人掌果,据说这种植物在南部沿海种植得比较多
下午6点半左右达到察瓦龙乡
入住珠玛大酒店,这家酒店应该是这条街上最好的酒店了
典型的藏式酒店,大厅看上去很富丽堂皇
今天行驶约82公里,说来察瓦龙并不在我住宿计划中,我当时计划是想再下去点,去日诺村住宿的,从丙中洛去往日诺村150公里,一天怎么说也够时间跑到了。当然日诺村的食宿肯定差,但是小村风景绝对是比乡、镇中心好,我们出门就是为看美景来的,但司机小高师傅一早出发前说今天不一定赶得到,后来在秋那桶时再次说今天只能赶到察瓦龙。好吧~走在路上,彼此信任是很重要的一条,我想司机肯定有自己的考量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