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别分解的数学原理
还有学友对走势的同级别分解不明白, 看来有必要讲一下同级别分解的数学原理.
在谈同级别分解的数学原理之前, 我们先仔细看一下非同级别分解的数学原理.
非同级别分解就是中枢的递归升级的系统, 这是一个加法原理的走势处理方法,它是一个3进制的进位系统, 同时可以无限升级无限上岗上不封顶.
假如我们今天有一个已经有五千年历史的上证的话, 那么这个中枢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呢? 如何递归呢?
在缠论现有的走势级别的级别递归系统中, 缠主是以如下的方式命名递归:
1F级别 -> 5F级别 -> 30F级别 -> 日级别 -> 周级别 -> 月级别 -> 年级别
假如在有五千年历史的上证, 从上证诞生第一天的第一分钟开始走势级别的级别递归, 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命名:
1F级别 -> 5F级别 -> 30F级别 -> 日级别 -> 周级别 -> 月级别 -> 年级别 -> 5年级别 -> 30年级别 -> 世纪级别 -> 5世纪级别 -> 千年纪级别 -> 5千年纪级别
这样的走势级别递归系统依然是完全一样的3进制加法原理处理而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可以连续不断地走上5000年, 这样可以走出一个超级大的5千年纪级别的中枢来. 而且其过程是顺畅无碍地连续不断地中枢升级, 根本不可能会遇到类似电脑系统在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之后, 可能会发生核蛋四射, 金融崩溃, 天下大乱, 世界末日的愚蠢问题.
当然, 这么大级别的一个中枢, 只有理论上的意义, 却完全没有实际上的操作意义. 在5000年之后的地球人要买卖上证的股票或是期货的话, 最有效率的操作走势级别依然还是1F级别 -> 5F级别 -> 30F级别.
那个超级大的5千年纪级别的中枢, 可能只能用在说明漫长的5000年金融历史故事时, 还有点用处.
在了解了走势非同级别分解的方法之后, 我们再来仔细研究一下走势同级别分解处理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
同级别分解用的是乘法原理.
例如, 5+5+5+5+5+5+5+5+5=45 , 假如不准许以十进位来表达(不准上升级别)的话, 只能以5来表达. 那么我们可以写成 9 X 5 来表达. 同理, 1000也可以是 200 X 5 来表达.
5被设定为最高计数单位, 不能更高. 因此, 上面的9与200就被视为参数了. 45就是有9个5, 1000就是有200个5.
这样的简单乘法数学连小学三年级背过九九乘法表的学生都能理解.
同级别分解也是如上述计算般的简单.
http://s9/mw690/002rNvQKzy78ad9EMcM08&690
上图是博文---“自同构性结构与未来走势分类的关系-2”内的配图. 图中的 中枢皆是1F级别中枢. 同时, 这也是18课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定理三课文内所说的 “趋势 + 盘整”的结构. A-B 是“趋势” 加上 “盘整”C, 从而构成破坏5F级别中枢的三买卖点.
中枢B与中枢C, 及中枢C与中枢D, 都先后产生了诞生即死的5F级别中枢, 但都被拆解掉, 回归到了1F级别走势的结构. 绿色箭头处就是两次转折的转折分界点.
请注意. 在同级别分解课文的38课及39课内所说的 “段”不是线段的段, 而是在下在前一博文内定义的 “走势段”. 换言之,“走势段”与38, 39课内的 “段”是一模一样的.
缠主在38课中教了 盘整 + 盘整 + 盘整+ … ,可以有N个同一级别盘整加总起来, 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同一级别的盘整走势, 不准升级. 其数学的表达式即为: N X(乘) 盘整, 也就是N个同一级别的盘整之意.
在39课中的 “段”就明确地涵盖了趋势走势及盘整走势.
在上图中, 以上涨为例, 1F级别 “上涨”(A-B) + 1F级别 “盘整”(C) + 1F级别 “上涨”(D-E) = 2 X 1F级别 “上涨”. 所以整体来看, A-B-C-D-E ,还是一个1F级别的上涨走势.
那么中间的“盘整”(C)该怎么处理呢?
很简单. 因为“盘整”(C)在整个A-B-C-D-E 的结构中的角色是负责连接A-B 与D-E 这两个同一级别 “上涨”走势的角色. 我们把它视为一个 “连接”, 刻意忽略其“盘整”身份而将其视为有连接功用的符号--- “加号”.
上面的数学式就可以改写为: “上涨”(A-B) + 1F级别“加号”(C) + 1F级别 “上涨”(D-E) = 2 X 1F级别 “上涨”= 1F级别 “上涨”
N个上涨走势连接在一起成一串还是等于一个上涨走势.
因此, 在同级别分解之下的结论:
N个同级别的盘整走势叠加在一起, 依然还是该级别的一个盘整走势. 不准升级.
N个同级别的上涨走势连接成一串上涨走势, 依然还是该级别的一个上涨走势. 不准升级.
N个同级别的下跌走势连接成一串下跌走势, 依然还是该级别的一个下跌走势. 不准升级.
因为,
上涨+上涨+上涨+上涨+…= N X(乘) 上涨 = 上涨
盘整+盘整+盘整+盘整+…= N X(乘) 盘整 = 盘整
下跌+下跌+下跌+下跌+…= N X(乘) 下跌 = 下跌
我们就以6124点之前的走势结构为例子套用同级别分解
http://s10/mw690/002rNvQKzy78adb6FVDf9&690
http://s13/mw690/002rNvQKzy78adcodcw1c&690
从结构示意图上我门可以看到30F中枢A之后的结构是 5F级别上涨 + 5F级别盘整 + 5F级别上涨 + 5F级别(向下)盘整 + 5F级别(向上)盘整 = 2 X 5F级别上涨 = 5F级别上涨.
唯一分解是缠论最厉害的特色. 假设今有某甲及某乙二人, 此二人皆已完全掌握缠论, 也许在同级别分解与非同级别分解的走势分解过程不太一样, 但是两人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会完全相同的, 就是那百分之百唯一绝对正确的结果. 这就是缠论最牛的地方. 比如, 2 X 5 X 10 = 5 X 4 X 5 = 1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