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缠论中的逻辑断点

(2017-01-13 20:22:54)
标签:

财经

股票

杂谈

分类: 原创随记

浅谈缠论中的逻辑断点

 

 

请注意! 本文不是对缠论或是缠主的批判, 只是对于缠论中难点的列表及详述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

 

缠主在世时是真心真意地教大家, 无奈天不从人愿英年早逝, 壮志未酬空留遗憾, 重新构建中华文化的大业尚未开始就撒手人寰. 相信缠主来不及开讲的中医理论抽象数学也一定会是像缠论一样的精彩. 

 

缠主如果还有时间的话, 哥德巴赫猜想一定也会被缠主破解并证明. 因为400年历史的股市交易被公认为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掌握的, 被缠主的缠理论绝对百分之百地完全精确掌握了所有的当下任何级别的转折. 人类历史上投入400年历史的股市内的聪明头脑要比投入200年历史的哥德巴赫猜想还要多不知多少倍, 但是只有缠主一人拔得头筹破解股市的利益要比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利益多太多了, 两者的利益对比根本无可比性. 想当然耳, 缠主选择先破解股市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在 闲话-6与 闲话-7两篇文内, 在下提到了缠论中的逻辑断点, 且断点不只一处. 本文就把在下所找出来的所有的断点做一个整理, 把它们一一列出并提供应对的解决方法.

 

在这里先定义一下所谓的逻辑断点就是原本就存在于缠论中的超级完美的逻辑之中的处理方法, 但是因为当时缠主每日工作繁忙再加上后来生重病, 而未能把整部缠论教学完整教完. 因而产生本来就有的处理方法却未明确交代的断点.

 

另外,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主要原因就是, 因为缠主太聪明觉得大家应该都能懂的, 但是事实上却不是那么容易懂. 现实上, 大家都没缠主那么聪明, 智慧差距太大, 因而造成了数个逻辑断裂点的出现. 这些断裂点导致逻辑衔接困难进而导致缠论实战操作的巨大困难. 

 

简言之, 逻辑断点就是原本缠理论内部就有的处理方法, 因为缠主没教, 或是缠主曾经提到过方法却没教实际操作的细节而产生的难点.

 

 

形态学上有6个断点动力学上有3个断点说明如下:

 

 

形态学部份:

 

 

断点1:

 

跨越转折分界点的中枢处理. 这是最重要的断点, 因此列为第一个断点以突显其重要性.

 

解决方法: 

该类中枢必须诞生即死处理. 细节请见所有的 没有任何走势可以逃脱 为题的全系列博文, 严格定义的一二三类买卖点 全系列博文, 及 29课定理的再研究 全系列. 再外加其他的实例解盘博文.

 

 

断点2:

 

小转大实盘当下的辨别小转大是一个缠主教导文字最少的课程, 但是却是在实盘中常遇到的难题.

 

解决方法: 

请见 小转大的走势结构特征 全系列博文, 及其他的小转大为题的博文.

 

 

断点3:

 

线段的处理方法, 缠主有多次一笔成段的画法, 而没有文字详细解说.  不可一根筋 可以算是个笼统的答案. 但是在实盘的当下依然不易及时画出一笔成段的线段. 这可以算是个小断点.

 

解决方法: 

请见 缠论线段的浅漏之见 (一)到(十二)及总结篇, 共计13篇博文所有线段的难处理的问题解决之道均在该系列内有详述.

 

 

断点4:

 

盘整走势中枢当下方向性确认. 这个盘整中枢内部次级别结构的方向性的问题, 如果不能在当下及时判断正确的话会对后续走势的分解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一个走势刚开始, 其最后是以一个中枢的盘整结束还是以两个中枢的趋势结束, 是不可以预测的, 这种预测与理论相违背. 但是, 如果能够先把中枢内的次级别走势结构当下摆正的话, 对于其后走势结束的掌握就相对容易多了. 这可算是一个小断点.

 

解决方法: 

请见 没有任何走势可以逃脱----问题解答-1 及 盘整走势的盘整中枢内部的次级别走势是有方向性的 两篇博文. 当然, 这个方向性的判断还要借助于 缠论动力学水晶球因为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中枢内部结构问题所以把它归类在形态学之下.

 

 

断点5:

 

类中枢未赋予级别, 类中枢赋予级别后当下的走势分解才能做到滴水不漏的精确掌握.

 

解决方法: 

请见 K线级别--笔级别--类中枢级别--1F中枢级别的关系及 严格定义的一二三类买卖点-2

 

 

断点6:

 

严格定义的一二三类买卖点. 68课课文后,解盘题目: “严格来说,一个线段是不能构成买点的” 文中的一段文字简单讲述了一下, 就再也没有更详细的解说了. 这可以算是个小断点.

 

解决方法: 

请见 “严格来说,一个线段是不能构成买点的”严格定义的一二三类买卖点 全系列博文.

 

 

 

动力学部份:

 

断点7:

 

MACD顶部的精确定位过程. 这是动力学上的最重要断点所以列为第一个. 在整个教学中缠主只说了这种精确定位不难在上证指数到6124点之前, 缠主还考大家日线背驰段解除没有? 还警告大家: 除非背驰段被破坏,否则一切就处在区间套的精确定位过程中

 

这么重要的逃顶方法. 当时却没有人追问缠主该方法的操作细节. 缠主可能觉得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而没说. 

 

缠主啊!!! 在下这个徒孙一定要在这里抱怨一下. 在下不知望文兴叹多少次了, 这到底是怎么操作完成的? 您怎么把大家想得跟您一样聪明, 竟然把这么好的逃顶方法给忽略了? 不过抱怨完了, 在下依然非常感恩缠主的教导.

 

解决方法: 

请见 MACD顶部的精确定位过程及方法一文.

 

 

断点8:

 

级别. 动力学的级别形态学的级别本来是各自独立的体系但是因为这两者混着教的缘故, 导致包括在下在内的许多人把级别学得晕头转向. 在下不知 错把冯京当马凉级别交互混乱了多少次了. 这一混乱把缠论看成是难解的天书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这两个级别系统要是纠缠不清的话, 是绝对不可能学会缠论.

 

解决方法: 

请见在下博客内所有标题内含有 级别 字样的博文.

 

 

断点9:

 

MACD顶(底)背离后与其后走势级别的对应关系. 这也该算是一个断点. 不过, 还好有2007年8月1日的解盘的说明. 这个断点要琢磨出来就没那么难了. 所以这个断点就排在最后一个吧.

 

解决方法: 

请见在下博客内所有标题内含有 动力学 字样的博文, 并且牢记 缠论动力学水晶球至死不渝.

 

 

最后, 敬告大家. 如果您看到在下博客内有缠论里没有说过的东西的话, 请不要误以为那是在下自己发明的怪招, 或是在下意图篡改缠论. 在下可没那个能耐或本事篡改缠论, 它们是原本就存在于缠论中的, 在下只是把它挖出来罢了.



***********************  

 

2017年1月24日加入下列文字:

 

 

断点 10:

 

自同构性结构在整个缠论的课程中, 只在81课84课以概念性的方式介绍了自同构性结构却没有详细的描述其真实的面貌及实际应用的细节. 自同构性结构 这么重要的理论核心结构没有精确的讲述会让人充满了想像却不知其原始相貌. 因此, 在下把自同构性结构补列为断点10.

 

 

解决方法: 

请见 自同构性结构与未来走势分类的关系 全系列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