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故事(六十四)好古成癖
(2014-09-17 11:04:54)
标签:
寓言古董一知半解事林广记 |
分类: 人间世(故事) |
从前有个书生,学习不很用心,唯独酷爱古董。谁要是有个上了年头的玩意儿让他知道了,他花再多的钱也要买下来。
一天,有人夹着一卷破草席来到书生家里,对他说道:“我这张席子很有来头!当年鲁哀公给孔子设席与孔子谈话(《礼记·儒行》:哀公命席,孔子侍。),这就是孔子坐的那张席子呀!”书生听完,大喜过望,认定这是件好古董,于是把家里的田地都拿来换了这张破席子。
不多久,又有人提着一根陈旧的拄杖找到书生,对他说:“我这根拄杖很有来头!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因为狄人侵犯,杖策去豳(bīn,地名,在今陕西省旬邑县附近。《庄子·让王》:大王亶父……因杖策而去之。),这就是周太王拄的那根拐棍儿,比孔子的坐席要早好几百年!”书生一听,更觉珍贵,把自己家所有的钱财物品都拿来换了这根拄杖。
再到后来,有个人拿了一只布满绿油油铜锈的碗来拜访,说:“孔子席和太王杖都算不了什么,我这只碗是夏桀造的……”还不待夸完宝贝,书生就找出了房契要跟他换碗。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猜到了。这位好古的书生倾家荡产,一文不名。他披着鲁哀公的烂席,拄着周太王的朽棍,端着夏桀的破碗,在大街上边走边喃喃哀求:“大叔大娘们,谁有姜太公时候铸的九府钱,赏给几个吧……”
(《事林广记》)
前一篇:典故的故事(六十三)应声虫
后一篇:典故的故事(六十五)三句不离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