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水乡》书稿《乐公周家大寨》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乐公周家大寨
贵州·周毅
周家大寨(赵吉智
周家大寨,在今大方县牛场乡政府周围,属今牛场乡乐公村管辖。民国《大定县志·建置志·村寨》载:“西一区……乐公底,杜家寨,周家大寨,暮那戛,安苏寨。”周家大寨今已被“乡政府旁边”地名所取代,已淡出历史舞台,知道的人不多了。清康熙二十年(1681),已居住大定府泰和街三代的清诰授中议大夫周胤亨次子周国祥,与其母吴氏徙本府属悦服里三甲地名倮工底(今乐公底),择居于倮工底小地名芦茅(芦苇)冲,经营酒坊,烤酒为业。周吴氏精明能干,读过私塾,闲时亲自授学其子周国祥。良好的教育,严格的家规,致使周国祥学有成就,考取秀才,敕授文林郎,兼署里长,擢大定府幕宾。康熙丁卯科(1687)进士,既入国子监,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升翰林院侍读学士,诰授资政大夫,官居二品。
周国祥娶王氏,诰封夫人;继娶刘氏,诰封夫人,子周玉玺;再娶吴氏;四娶蔡氏,子周玉璋。周国祥为官致仕后,继承其母遗志,将自家私塾发扬光大。为感怀康熙帝御赐“长寿井”“智慧泉”,周国祥开办的私塾取名“御泉书院”,并出任山长,亲自授学。御泉书院不但培养自家子弟,还惠及周边姓氏子女。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传承,周国祥子孙后辈邑庠中举,国子翰林,文武高官,代不乏人,堪称书香门第、世家大族。现根据周国祥《大定泰和街周氏宗谱》和清诰授通奉大夫周起龙《补定属悦服里倮工底房》两本老谱记载,列其子、孙、曾孙三代读书任职简要情况以示,便知端倪。
子:周玉玺,小字遐麟,又名周世信,因打死母舅之子,顶替其姓刘,取名刘嗣蕃,字殿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诰封资政大夫,官秩二品,娶马氏,诰封夫人,子四:周容、周敏、周敦、周政;周玉璋,小字文麟,承本姓周,因大哥打死母舅之子故,取名刘衍蕃,字殿卿,邑庠生,敕授承德郎,官秩六品,娶刘氏,敕封安人,子四:开岐、开元、开儒、开基。
孙:周容,邑庠生,敕授文林郎,以刘容之名中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科拔贡,入国子监,诰封资政大夫,官秩二品,娶刘氏,诰封夫人,子五:沛武、汉武、潜武、清武、涵武;周敏,邑庠生,以刘敏之名中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科拔贡,入国子监,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陈氏,敕封孺人,子纯武;周敦,邑庠生,以刘敦之名中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科拔贡,入国子监,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符氏,敕封孺人,继娶饶氏,敕封孺人,子三:浩武、渭武、演武;周政,邑庠生,以刘政之名中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科拔贡,入国子监,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杜氏,敕封孺人,继娶王氏,敕封孺人,夫妇徙居云南金竹林。周容、周敏、周敦、周政四弟兄以本姓本名参加科考未中举,第二年以刘容、刘敏、刘敦、刘政之名中拔贡,考入国子监,为感念祖母刘氏之姓刘家,遂训诫子孙必须以“周刘”姓,每代每家必须有一个以刘姓取名者。周开岐,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魏氏,敕封孺人,子文金;继娶姚氏,敕封孺人,子三:文相、文柱、文举;周开元,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杜氏,敕封孺人,子五:文华、文秀、文萃、文品、文仪;周开儒,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杨氏,敕封孺人,子二:文龙、文魁;周开基,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谢氏,敕封孺人,子二:文俊、文炳。
曾孙:周沛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王氏(苗族,其后变苗族,居今纳雍老凹坝),敕封孺人,子二:起才、起圣;周汉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王氏,敕封孺人,子五:起云、起贵、起富、起华、起琏;周潜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张氏,敕封孺人,子二:起位、起贤;周清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诰封通奉大夫,精通堪舆,娶刘氏,诰封夫人,子六:起明、起凤、起龙、起麟、起仁、起智;周涵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毛氏,敕封孺人,子起发,继娶潘氏,敕封孺人,子二:起达、起聪;周纯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蔡氏,敕封孺人;继娶袁氏,敕封孺人,子二:起定、起山;周浩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杨氏,敕封孺人,子起纲;周渭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杜氏,敕封孺人,子起瀛;周演武,邑庠生,敕授文林郎,官秩七品,娶蔡氏,敕封孺人,子六:起朝、起发、起万、起金、起镒、起钧;周文金,邑庠生,娶邹氏,子汝臣;周文柱,字明华,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戴氏、卢氏,均敕封孺人,子四:起文、起智、起发、起荣;周文相,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李氏,敕封孺人,子二:起元、起良;周文举,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王氏,敕封孺人,子起贤;周文华,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杜氏,敕封孺人,子二:起先、起宣;周文秀,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孔氏,敕封孺人,子二:起兴、起洪;周文品,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蔡氏,敕封孺人,子起厂;周文萃,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陈氏,敕封孺人,子起珍;周文英,又名文仪,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罗氏,敕封孺人,子二:百寿、老三,继娶王氏,子登榜;周文龙,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余氏,敕封孺人,子起裁,字宏裁;周文魁,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梅氏,敕封孺人,子起凤;周文俊,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刘氏,敕封孺人,子二:起富、起兵;周文炳,邑庠生,敕授征仕郎,官秩从七品,娶王氏,敕封孺人,子起榜。
周国祥玄孙以后,也是代代邑庠生、敕授文林郎,而六品武官千总有周起琏、周思瑜、周思美、周思祯、周思哲、周思贤、周思忠、周思敬、周天明、周天福、周天鹏、周光前等;五品武官武德都尉(守备)有周天明、周天鹏、周天霨等;四品武官都司(昭武都尉)有周思祯、周希濂、周师濂等;二品武官总兵有周宗濂;进士翰林院(拔贡、国子监)有周国祥、周容、周敏、周敦、周政、周雨生等;五品文官知州周雨生;四品文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周国祥,七品至一品文武散官尤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民国时期云南会泽县县长周天俊、第十军独立旅少将旅长周光焕、委员长公署秘书周瀚远等,真正称得上官宦世家。
提起周家“智慧泉”“长寿井”,无不蕴藏着传奇典故。周氏老谱《倮工底房序》载:
高祖庠学业就、敕授文林郎,擢大定府幕宾,既蟾宫折桂,入国子监,康熙丁卯科(1687)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升翰林院侍读学士,诰授资政大夫。高祖京城为官,信运自家作坊佳酿,酒至京师,与同僚上司把酒,值康熙爷驾临翰林院,酒香扑鼻,康熙爷寻酒味至膳房,进门乃耸鼻曰:“尔等独享佳酿,焉不请朕?”高祖与同僚上司跪下请罪,太监斟满酒杯,康熙爷端过闻香,既呷一口奇曰:“好酒!好酒!此乃何方佳酿?”高祖膝行上前奏曰:“启禀万岁,此乃家母取自家房前双龙井水酿制土作坊酒,恐不合圣口,未曾进贡,请皇上恕罪!”康熙爷再呷一口酒曰:“周学士家乡何处?”高祖颤栗曰:“臣乃贵州大定府悦服里三甲倮工底人。”康熙爷又呷一口酒曰:“西南夷地,有此佳酿,实属难得,众卿平身,准周学士奏双龙井水酿酒事。”高祖再跪奏陈情,康熙爷龙颜大悦,命太监取纸笔,信手钦赐墨宝,敕双龙井曰“长寿井”“智慧泉”。高祖喜极高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家长寿井、智慧泉由此名播远扬。高祖告假回乡,于双龙井上建凉亭,左亭檐上书“智慧泉”,右亭檐上书“长寿井”。
从周家这段老谱序记载,周国祥在京城翰林院任职,想喝自家双龙井水烤的米酒,便写信回家派人运酒至京城,正当周国祥与同事品酒的时候,恰逢康熙帝视察翰林院,闻到酒香,来到餐厅,不品不知道一品惊一跳,惊喜之余,遂提笔御赐周家双龙井为“长寿井”“智慧泉”。周家的“长寿井”“智慧泉”就是现在牛场乡政府门前那两口水井,颇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周国祥为保护水源,便在水井后面修建祠堂,并将水井圈在一进天井里面。周家御泉书院就是周国祥根据康熙帝“御赐长寿井、智慧泉”取“御”“泉”组合成“御泉”,故称御泉书院。周家御泉书院到民国时期改为官办县立第七初高两级小学校,由政府下拨教育经费。
周家大寨最具传奇文化色彩的数周家老屋,就是牛场乡政府原办公楼老房子。据周氏老谱《倮工底房序》载:
至吾父清武公,自幼苦读,考取秀才,敕授文林郎,诰封通奉大夫,遇名师指点风水,故精于此道。吾父据山脉走向、峦头理气,得知两口井各有妙用。为方便取水,吾父于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在祠堂右侧砌房,为一正两厢、雕梁画栋、走马转阁楼;两层翘角木瓦结构,底层木地板;正房堂屋正中神龛处为明毕节卫千户指挥勋公铜像;左边有诰授荣禄大夫华施公、诰授通议大夫仕迪公、诰授中议大夫胤亨公铜像;右边有诰授资政大夫国祥公、诰封资政大夫玉玺公、敕授承德郎玉璋公铜像。自吴氏祖母至吾六代,皆出武庠生、武举、邑庠生、贡举,乃文官、武将辈出也。
由于金牛大街的修建,已将清朝、民国时期颇具文化内涵的周家大寨、杜家寨连为一体,成为牛场乡繁华的集镇。如今周家大寨其名已成为历史,但仅剩的周家祖屋、周家“长寿井”“智慧泉”还在,如果值得相关部门领导重视的话,只要稍加打造,可与周雨生墓雕石刻、水头上天鹅湖、牛场老街、古庙、花坡连为一体,成为牛场乡不可多得的乡村旅游景点,无疑会惠及牛场乡做卖做买的百姓。
牛场乐公村周家大寨需要写的很多,但限于篇幅,仅捡拾周氏迁徙起源、人文教育、祖屋祠堂、康熙帝御赐水井名等几个片段以飨读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牛场乡经济发展。
周家大寨(赵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