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山掩隐的古村--阚家塘

(2013-10-22 14:24:17)
标签:

分类: 纪实

http://s7/mw690/002rBMLQgy6DCAJMnMW06&690

深山掩隐的古村--阚家塘

 

   

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山谷密林中,有个至今己有四百余年的古村落阚家塘,村中李氏大宅占地3000多平方米,因隐于深山不为外人所知。

排市镇距阳新县城约40公里。阚家塘李氏家族院落坐落在排市后山脚下,整个建筑群落长约100米,宽约20米,坐北朝南,依山而立,粉墙黛瓦,错落有致。

   阚家塘自然村除一户姓丁外,其余70户均为李姓,都是先祖李克瑞的后裔。据李氏族谱记载,公元1580年,李氏由江西瑞昌迁居此地。公元1752年,李氏第7代后裔李克瑞降生,他自幼好学聪慧,后从事茶麻生产与贸易。李克瑞在世85年,而修建此宅院就耗费了50余年。整座建筑共有108间房屋,可供200多人起居。为解决江南多雨水的问题,在排水方式上,修建了36个天井,各天井又与正门暗沟相连。在采光手段上,院落朝外只留倒喇叭开孔,既起到防御的功能,又能最大限度地采光和通风,而房间向内各木窗则一律使用精制木雕或木棂装饰。

   李氏家族院落内的房间分为祭堂、公屋、客堂、厨房和起居室,客堂的装饰以木为主,木雕藻井、雕花木窗、精巧木楼,古色古香保存至今。公屋为家人活动场所,严禁家禽入内。而起居室,无论长幼居住面积均相同。36个天井自成单元,连着各自的厢房。整个宅院虽有3个大门可供出入,但院内人家却能家家互通。院内所有通道、36个天井和20副门框全部用青石铺砌而成。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大山上的阚家塘村。刚到村口,一群建筑便呈现在眼前。只见房屋新老交替排列着,四面环山,被笼罩在一片郁郁葱葱中。其中,有一座大型联体古建筑,一面至少20米长的墙上,仅有三个小门,正中间的那一扇门上隐约显现四个大字——“盘古风清”。

    灰白色的外墙显然是被重新粉刷过,但并没有大修,还保留着老屋的样子。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铺在地上已经磨得光亮的青石砖,还有那横在空中的木质房梁和泛黑的墙壁,它们似乎在告诉世人,自己已经经历了数百年风雨。

    整个房间的居中处有一块木质照壁高高矗立,两旁则是进入正堂的台阶。正堂后,是一座同样古旧的祖祠,有近日祭拜过的痕迹。据说这整座建筑有大小房舍108间,为当地富户李克瑞始建于乾隆年间。在这些门窗精雕细琢的房间内依旧可以寻到生活气息,那些被弃置的老式炊具似乎还能飘散出柴火饭独特的香气。

 

 

 

http://s11/mw690/002rBMLQgy6DCBLI2O61a&690

 

 

 

 

村民在制做苕粉
http://s15/mw690/002rBMLQgy6DCBMgNtQde&690

 

 

 

 


http://s1/mw690/002rBMLQgy6DCBMVmE0a0&690

 

 

 

 


http://s2/mw690/002rBMLQgy6DCBNyRq181&690

 

 

 

 


http://s10/mw690/002rBMLQgy6DCBO8DRDd9&690

 

 

 


http://s6/mw690/002rBMLQgy6DCBOtQ4565&690

 

 

 


http://s14/mw690/002rBMLQgy6DCBOUMjz3d&690

 

 

 

http://s13/mw690/002rBMLQgy6DCBXaqrabc&690

 

 

 


http://s13/mw690/002rBMLQgy6DCBXDxnu0c&690

 

 

 

 

山泉家门口流过
http://s11/mw690/002rBMLQgy6DCBY7P622a&690

 

 

 

 

 


http://s8/mw690/002rBMLQgy6DCBYFuoT57&690

 

 

 

 

至今己有350年的黄连古木
http://s10/mw690/002rBMLQgy6DCBZjJZT49&690

 

 

 

 

李氏族人
http://s10/mw690/002rBMLQgy6DCC2DUxz29&690

 

 

 


http://s4/mw690/002rBMLQgy6DCC0qF4713&690

 

正堂木质照壁

 

http://s13/mw690/002rBMLQgy6DCCdNSkQ6c&690

 

 

 


http://s16/mw690/002rBMLQgy6DCCeebxR0f&690

 

 

 


http://s6/mw690/002rBMLQgy6DCCffrgh15&690

 

 

 


http://s2/mw690/002rBMLQgy6DCCfN8VHc1&690

 

 

http://s12/mw690/002rBMLQgy6DCCjZWyfbb&690

 

 

 

 


http://s9/mw690/002rBMLQgy6DCCkTm9G78&690

 

 

 

 

祖祠
http://s16/mw690/002rBMLQgy6DCClIFeD5f&690

 

 

 

同行的友人在古祠堂
http://s15/mw690/002rBMLQgy6DCCmc7fM2e&690

 

 

 

 

黄连树
http://s15/mw690/002rBMLQgy6DCCn5BiC9e&690

 

山乡少年的中餐

http://s5/mw690/002rBMLQgy6DCCvWJCc54&690

 

 

 

打苕粉
http://s8/mw690/002rBMLQgy6DCCwEd0z5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