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踩莲船

(2013-02-22 21:40:12)
标签:

娱乐

分类: 民俗

http://s5/mw690/85873b9egd65056976194&690

踩莲船

 

   “采莲船”又称划旱船,是湖北地区城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习俗舞蹈,以采莲船为道具,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表演。

  

   采莲船一般用竹篾做龙骨扎成船状,外用各色布块和彩纸糊成,船顶犹如楼阁亭榭,底部呈船形,船中可容一人站立。
   采莲船的玩法是:锣鼓家什响起,玩船开始,一女子站在船内,模拟采莲船行进的各种姿态,船外有艄公、艄婆,艄公撑篙(桨),艄婆撑舵;艄公手持竹篙在旁撑船并表演各种唱词,船后由艄婆化妆成花脸做丑角,手摇大蒲扇,扮做滑稽样赶艄,逗趣取乐。三人动作协调,以舞蹈动作表现行船、撑篙、过滩、搁浅、推船、等情节。在簸箕大个圈内,顶船的围着艄公转,艄婆子追着船尾扇,艄公指挥船儿转,锣鼓点子指挥船儿玩。锣歇歌起,歌词多是自己临场即兴自编的,尽是恭喜发财、五谷丰登、健康长寿、家庭和睦、心想事成和大吉大利等方面的吉庆内容。
   民间传说采莲船,是为了纪念古代蔡状元修桥和观音娘娘坐船筹款的善举而表演采莲船的,通过采莲船表演来表示赞颂,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在重要节日以祝贺为主要内容的表演,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划起采莲船为每家每户拜年、问好、送祝福。
   传说,有个蔡状元,一天路过都城。这都城是鬼城,一边是阳街,住人,一边是阴街,住鬼。蔡状元不晓得路,一下摸到阴街地府。一看那里在炸油锅,有个员外被炸得哭爹喊娘。再一打听,才晓得这员外生前有万贯家财,就是为富不仁,不肯施舍,才落得死后炸油锅的下场。
    蔡状元回去后,就动了修桥的念头。哪晓得,桥只修了一半,家产就卖光了,只好到处去化缘。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在过年。蔡状元打着莲花闹,一边拜年,一边乞讨,想弄几个钱修桥。哪晓得有钱的人家,看他像个叫化子,老远就把门关上。蔡状元无法可想,就来到河边,望着那半截桥哭。一会儿,河里漂来一只花花绿绿的彩船。人们哪见过这种船,就赶来看稀奇。只见划桨的是个老汉,打着赤脚,船上坐着个美如天仙的姑娘。这时,老汉向围观的人们拱了拱手,说:“哪位哥儿能用银子投中姑娘,就把她许配哪个为妻。”话音落地,一些公子少爷就跑回屋里,抱来大包小包的银子,往姑娘身上抛。抛了半天,哪个也没有抛中。抛去的银子都落在船仓,险些把船压沉。原来,船里坐的是观音娘娘,划桨的老汉是赤脚大仙。观音娘娘看蔡状元心善,才想出这个法子,帮他募款修桥。那些俗家公子,怎么抛得中观音娘娘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蔡状元和观音娘娘的善举,就玩起了采莲船。
     后来玩采莲船的时候,总要选个漂亮的姑娘顶船。过去的姑娘不兴玩船就男扮女装。采莲船玩到哪家,哪家就得给点东西。因为观音娘娘坐彩船,为的是募捐,不给点东西,显得主人太小气。
   “采莲船”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楚文化的又一朵文化奇葩,其促使了楚文化向多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楚国不断变更的历史。玩采莲船至今仍是湖北城乡主要民俗文艺活动之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