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吼之後

(2014-12-06 13:34:48)
标签:

杂谈

2009年一月,歐巴馬入主白宮宣誓就職,他黑黝的皮膚對照背後「白色」的高牆,當場許多黑人哭了。他們目睹一名「黑人」昂然走進「白色巨宮」世界權力的中心;那代表黑人兩百多年的屈辱、貧困、無望,終於告一段落。http://ww2/large/8586a738jw1emzw7umtx8j20hi0bqq4i.jpg

     2014年底,歐巴馬還在白宮裡,他的聲望低於百分之四十,他同黨的參眾議員正因他的政策失敗,苦嚐數十年來最大的民主黨敗績。而六年前哭泣的黑人,則繼續哭泣。
    第一樁叫醒黑人他們的地位並不會隨著歐巴馬而改變的,是密蘇里州小鎮佛格森。
http://ww4/large/8586a738jw1emzwbsw01rj217r0t6gye.jpg     201489日佛格森一名白人警官盤查非裔19歲黑人青年是否偷竊商店香菸時,雙方起了爭執。黑人青年「似乎」用力甩了白人警察的車門,依白人警官片面敘述「他的(黑人青年)拳頭如雨般落下,他的身材如摔角手如此壯碩,向我衝過來」,最終白人警察稱「基於防衛」連開了12槍,黑人青年布朗頭胸部中彈命喪死亡。
    1124日當晚9點,佛格森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檢察官宣讀3個多月約60多人證詞後,以白人為多數的大陪審團判決警官無罪。消息一出,黑人青年布朗的繼父即對包圍法院的群眾高喊:「殺死這混帳東西。」「燒死這XXX。」
http://ww4/large/8586a738jw1emzwcpav1hj218g0szqe1.jpg    這一晚佛格森鎮人口佔7成的非裔族群怒不可遏,縱火燒毀十多棟公私建築物,破窗洗劫商家。警方以催淚瓦斯驅散人群,美國路透社記者稱聽見150次橡皮子彈及催淚瓦斯槍聲。
    當晚沒有和平示威者,因為他們認為和平只是維護了體制,憤怒引發的「暴力」在那一刻蔓延。
    佛格森暴動引發全美170個城市同情示威,美國史上第一位非裔總統歐巴馬回應:「我聽到了也理解你們的聲音及情緒;你們可以充分表達憤怒;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們是建立在法治之上的國家,因此必須接受大陪審團做出的決定請和平行動。」歐巴馬的聲音,在華盛頓飄搖,非常微弱。
http://ww4/large/8586a738jw1emzw9t5qsoj20b407fgmr.jpg    不到一周,紐約之前曾發生的一名黑人小販與警察衝突,結果被白人警察抓住咽喉窒息致死案,201412月初同樣由大陪審團判決警察無罪。判決結果再度丟下震撼彈,上千紐約人聚集時報廣場,痛批美國警方已是殺人犯和種族主義的代名詞。憤怒失望的非裔民眾在網路上留影留言:「何時能有和平?我是黑人,別殺我。他們不在乎我們,我們不能呼吸。警察竟然將人勒昏窒息而死而無罪,別開槍!」還有,「這個國家正同意:合法殺黑人。」
http://ww1/large/8586a738jw1emzwbe9ssgj20ci08cabl.jpg    紐約市府則採取了三個態度回應抗爭:

(1)  紐約市長出面喊話,警方不幸執勤導致鎖喉致死事件後,紐約警察需要重新接受訓練,從根本改革。
(2)  抗爭初期,警方往後退,維持商家安全,容忍佔領街頭者和平示威;但逮捕部分試圖闖入商店及建築者。
(3)  抗爭進入第三天,紐約市長表示示威者已清楚表達其訴求,公共秩序必須維持,請示威者離開;夜晚約11點起,警力將街頭上即使和平發聲但不願離開者,一一以白繩反手綑綁拘捕。示威者沒有太多反抗。
                  整整兩個星期,美國瞬間陷入另一個新階段,若簡化黑人的抗爭訴求,大致是:「黑人在這個國家不能呼吸!」「繁榮屬於白人,貧困屬於黑人」「司法屬於白人,不屬於黑人」。
    美國人權專家冷靜看待此局面,不同意以上結論。他們認為美國警方長期「執法過當」,這個議題應該置於「種族黑白問題之上」。
            
http://ww4/large/8586a738jw1emzwawzrbwj20r80kfdlh.jpg
                  美國犯罪學者則認為談改革喊口號簡單,落實有困難。美國槍枝管制鬆散以及若干地區治安的確敗壞下,標示警方執法何為過頭何為適當的那條線,非常難以拿捏;警方執法上確實面臨困難。
    美國黑人運動牧師哈里森則指出美國社會仍選擇忽略問題,空談法治。對非裔團體而言,社會體制不具公義性;「這些案件都是描繪非裔自從生活於美國以來,如何遭到對待的歷史象徵。」
                  美國電視台希望還原部分真相,由於沒有錄影帶,且受害者已死,因此專訪佛格森開12槍的警察;主持人在討論中不斷重複這個國家需要警察,但同時也必須注意是否執法過當。電視台雖未表達其立場,仍引發抗爭者認定維護白人警察,包圍媒體。
http://ww1/large/8586a738jw1emzwfdaizjj20rs0igagf.jpg    兩個案例皆說明了幾個殘酷的答案:
(1)  每個社會的裂痕與歷史盤根錯節留下來的傷痕,不會因那個人當上總統而輕易改變。
(2)  每個國家皆有其必需承認的社會裂縫,凡處理這些裂縫傷痕或敏感事件,必須以特別方式處理、謹慎小心;例如以特別的司法制度,更審慎地交由特別檢察官調查而非依例僅由大陪審團判決。
(3)  當佛格森黑人抗爭時,同時洗劫了商家,暴力燒毀數十棟建築物。死亡黑人青年繼父洩憤的「燒死他」復仇言論,其實正同時削弱了黑人民權運動對警察是否執法過當的社會支持度。美國著名的NBA退役黑人球員巴克利(Charles Barkley)即直指那些在佛格森種族衝突中燒毀警車搶劫商店的抗爭者是「人渣」。他認為身為黑人,「我們不希望布朗事件重演」,但必須以和平方式抗議,「我們的國家建立於和平之上。」
http://ww2/large/8586a738jw1emzw97m8vtj20b407ggm8.jpg     其實任何一個案例,都不可能只有簡單的答案。歐巴馬及紐約市長即使表態理解部分人的憤怒,仍要求遵守法治;他們相信這是國家運行、容納不同意見的重要防線。但即使身為第一個非裔總統,擁有非裔90%投票支持;歐巴馬的聲音,在非裔抗爭者的心中未必全盤接受。
    憤怒、仇恨、夾雜疼痛與社會穩定、司法體制、他人權益,在風中交會,至今沒有交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被討厭的勇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