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楚”,记“疫”(之二)

(2020-02-21 09:43:55)

题记

       楚:楚国的“楚”,荆楚大地的“楚”。

       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疫”。

       是为记。

                             2020214日星期五


我最担心家人朋友的安全。弟弟在广州一所学校工作,很早就放了寒假。他坐112号晚上的火车,13号上午到武昌火车站,然后到隔壁的宏基汽车站转车回仙桃。虽然经过武汉,我其实从来没有担心过他,想着毕竟还早,加上武昌离汉口又远。后来看南都对他的采访,才知道他背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想想的确有点后怕,尽管武汉那段时间说每日无新增病例,其实那时候疫情已经非常严重了,而且很多人就是在那段时间路过武汉被传染了。

       再就是妹妹,她在仙桃一家医院当护士,春节后大年初三开始上班。那时也是气氛最紧张的时候,一是担心她“院感”,再就是担心她辛苦受累。好在仙桃作了分工,发热病人一律到别的医院,他们医院只收确诊病人,极大地分流了人群。尽管如此,起初病人还是很多,人满为患,直到山西医疗队来支援,发热定点医院也越设越多,情况才稍微好一点。而且她在门诊,情况比病房又好一些。

       妹夫在一个政府接待中心工作,非常时期接待任务也很繁重,从中央到省的督导组都在他们那里驻扎,更是不能掉以轻心。好在他们很早就开始严格的防护措施,戴口罩、进门量体温,非常严格。倒是他们两人春节期间回乡跟一些武汉回来的亲友聚了几天,惹得在日本读书的女儿经常在群里暴跳如雷,所幸没发生什么事。

       母亲去年10月份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做了个膝关节置换手术,11月份出院回家,本来就处于康复期,因此很少出门,倒令人不太担心。仙桃124号封城以后,父亲也基本不出门了,出门就是买菜、倒垃圾,当然都做好防护措施。最近管得越来越严,出去的就更少了。

       随着各地人员管控加剧,又多了另一层担心,就是怕他们遭遇暴力执法。在网上看到很多这方面的视频,没戴口罩的、闲逛的,受到相当粗暴的对待,很多甚至是妇女老人,经常忍不住会“代入”,不敢想象,不忍卒睹,反复叮嘱他们不要出门。

       最近看网上说很多武汉人在家呆久了吃的东西都快没有了,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又有点担心这。昨天晚上给弟弟打了个电话,说还好,各种网购都很方便,东西都送到门口。他也给父母网购过东西,同样送到门口。想着还有妹妹妹夫,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送过来(他们有出行通行证),稍微放点心。

因为他们的女儿在日本,所以也很关注日本的情况,叮嘱她少出门、少跟人接触。又想到日本社会比较文明发达,也就不再那么紧张了。大外甥女一家远在阿根廷,倒不担心他们染疫,倒是担心他们因为中国人甚至东方人面孔受到歧视(网上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传闻),专门问了她,还好没遇到。其他亲友也都各自安好,不管是在城镇还是乡村,迄今为止没听到不好的消息。

卫校的同学都在放射科,身处抗疫第一线,特别是几个武汉的同学更是如此。有一次他们在群里发了几张身着防护服的照片,虽然裹得严严实实,但眉宇间还是熟悉的模样,大家纷纷要他们多保重、祝福他们平安。一个同学所在的医院新大楼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真正的挑战开始了。”好在都还没事,但辛劳是一定的。

但是一个老师遭致了不幸。216号同学群发布消息:“我们敬爱的殷老师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于今天上午1030分在金银潭医院去世。”这个消息让人震惊、悲哀,毕竟是非常熟悉的人。殷老师教放射诊断学,是专业老师,关系更加亲密。他是武汉人,高大帅气、温文尔雅,对人对事从没一句重话,尤其对一个洪湖的同学关爱有加(这个同学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后来读了医学影像学的硕士和博士)。卫校同事说殷老师今年应该65岁,如此算来当年教我们的时候大约30出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岁,谁能想到他竟会殁于三十多年后的这一场瘟疫,令人悲伤唏嘘不已。据说殷老师的女儿在协和医院工作,但还是没有办法及时将父亲收治入院,才导致如今的不幸,可想而知武汉的形势有多严峻。那位洪湖同学从北京打来电话说13号给殷老师打了个电话但没人接,“当时就有不详的预感。”没想到一感成谶。

殷老师一路走好。

                        2020220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