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丫髻沙大桥“治超添堵”必须重视解决

(2017-04-07 10:00:02)

  

       昨天南都咩事这个问题再次被曝光!省纪委暗访实录怒怼广州交委为题报道了丫髻沙大桥治超添堵的事,还配了一段视频。情况其实很清楚,那就是占道执法治超添堵,按照省政协委员江佐中的说法,就是长年用水泥墩占用一条车道,人为造成堵车,令人苦不堪言。

       这件事可以抽丝剥茧地分析一下。首先,丫髻沙大桥治超有没有必要?丫髻沙大桥是在20101月开始治超的,规定货车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禁行丫髻沙大桥:一是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货车,二是只要核定载重量达到15吨或以上的货车,无论是载了货还是空载,都不得上桥。站在执法者的角度,治超肯定有其必要性,按照交委的说法,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公路“第一杀手”,据统计,2009年丫髻沙大桥日均车流量已达到11万辆左右,其中货车流量占比达43%,车货总重100吨以上的货车十分普遍,远超大桥设计荷载,这导致丫髻沙大桥承载能力下降。所以网友说治超就是为豆腐渣工程擦屁股或许也没什么依据,现在的情况是丫髻沙大桥必须治超。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治超?这样占道执法是否合理?占用一条道路用来执法,人为添堵是一定的。上网搜了一下,原来早在2012年媒体就开始报道这事了,类似治超点长年占道,好塞为保丫髻沙大桥,唔撤”、丫髻沙大桥占道设障治超,变两车道堵塞严重的报道层出不穷,最新的当然就是这次的怒怼了。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一直在关注此事,早有广州市人大代表提议把固定检查桩改为可移动式检查桩,但执法部门却未给出积极回应。这充分说明执法不一定要占道,执法方式是可以更加科学的。

       第三,即便是占道执法,总得有执法者吧?可是执法者何在呢?咩事的报道说228日下午5点来钟,省纪委暗访组在丫髻沙治超站(海南点)未见到任何工作人员,直到六点多钟才有一辆执法车赶过来。一份《丫髻沙治超主线执勤记录表》显示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白天签到时间都是在上午900,晚上离岗签到时间多是在凌晨100或者200左右,显然与24小时执勤有较大出入。有司机甚至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观察,从没见到过一个执法人员。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了:占道执法已遭质疑,执法岗位却时常空无一人!难怪省政协常委孙平说这是打着执法的名义,实际上是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而省纪委暗访组的公众号南粤啄木鸟甚至用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堵民之心”这样的言辞!

       总之,丫髻沙大桥这样占道执法治超添堵,以及其他类似企业参与治超的种种乱象到了必须要重视、解决的时候了。

 

                                                    201747日《南方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