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该积极探索异地驾考
(2014-07-29 09:30:22)
上周五公安部发布16项便民服务措施,其中一条涉及到异地驾考:试行驾驶人省内跨地市考试——在驾驶人考试积压多的地方,试行省内跨地市考试,符合考试条件且两个月内预约不上考试的,可以在本省区市内选择省级公安交管部门指定的异地考场参加科目二或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
去年起实施驾考新规令考试难度大增以后,广州驾考积压人数“爆煲”,公安部的这条便民措施对广州而言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据本埠媒体报道,对于驾驶人省内跨地市考试一项,广州试行关卡重重,按照此前官方公布的2万积压人数来看,极有可能会划归至“不试行地区”。
这是为什么?
相信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利益垄断——去别的地方考试,那不是“肥水流了外人田”?实行驾考新规考生人数积压以后,广州一度实行所谓“出一进一”制——毕业一个学员才能招进一个新学员,招的人少了,积压自然相应减少。但这又严重影响驾校利益,导致很多驾校反应强烈,甚至差点酿成群体事件。广州于是又做了调整:一台教练车一年只能招45个学员,实行总额控制,总算平复了驾校的情绪——至于社会的需求则暂时顾不上了。如果能够异地驾考,意味着出口一下子变宽变阔,出去的人多了,进来的人也必定相应增多,不仅不会影响驾校的收益,反而会增加他们的收益,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社会的需求也得到极大的正向满足。
受影响最大的只能是考试单位,也就是岑村考场。道理是明摆着的:来考试的人少了,收益自然也就少了。至于到底少多少,则不得而知。我特地向行内资深业者打听了一下,现在的考试费用是每人490元,如果通不过要补考,则各有不同:科目一35元,科目二65元,科目三140元(另外还有170元的长途费,按照省里的扶贫政策由连南等地收取)。据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12月,广州全市待考人数约49.9万人,科目一通过率为92%,科目二为50%,科目三为77%。可见,参考和补考的人都很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当然官方不会给出这样的理由,最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外地驾考标准不严,可能会导致大批不合格的学员“蒙混过关”,培养出一大堆的马路杀手。对这样的观点我是有疑虑的,我一直认为中国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事故往小里说跟我们的汽车文化有关,往大里说跟我们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有关,而跟驾考是否严格什么的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必然的关系——何况异地考场必须是省级公安交管部门指定的,标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倒是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一旦放开,广州本地的驾校与外地的考试机构串通合谋,通过利益输送、利益均沾的方式来贪腐渎职、贻害社会。此外据说广州正在通过严格招生环节规范驾培市场,淘汰“落后产能”,而且已经初见成效。现在一下子找到了新的出路,那不得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对我们这样一个依然一盘散沙的社会而言,这些都是非常可能的。还是那句话:好在公安部明确规定必须是省级公安交管部门指定的异地考场,相信这还是有相当约束力的,否则就会触犯刑律。至于那些不合格驾校,就更不是问题了:你不是有严格的行业规范、验收标准么?
总之公安部的这条措施的确是相当“便民”,我们应该一切从服务公众、满足公众需求出发来进行落实。慎重起见,可以先试行,实行就近异地驾考,比如佛山、肇庆等等,待摸索出成功经验再行推广不迟,最终彻底消除广州目前这种驾考难的局面。相反,设置重重关卡关闭试行大门,显然不是今时今日行政当局应有的态度和作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