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行政审批流程图》后,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又抛出了另外一张万里长征图:《计生手续办理流程图》,按照他的说法,“这是通过建设工程审批改革,举一反三,在民生方面考虑的审批流程优化。”
     
相信很多人为之大声叫好!
     
我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但完全可以想象办一张计生证有多麻烦:无数的部门、无数的章,少一个都不行;千辛万苦去排队,结果被告知还差一个什么材料,那时只怕连死的心情都有……更何况还有户籍在外地、两地分居等等无数更麻烦的情况,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所以这次曹委员提出改革计生证,肯定会引来一片叫好声,很多人恐怕在心里也很感激曹委员。
     
从道理上来说,生育属于人的自然权利,完全不必办什么计生证,生几个、什么时候生,都是公民自己的事。但由于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且被当做基本国策,于是才要办什么计生证。而由于严格的考核甚至一票否决机制,使所有人都不敢在这件事上马虎,于是才有计生证,才有无比繁琐的办证手续。
     
之所以繁琐,除了流程繁复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普遍的信用缺失:去办证的人要证明自己所言不虚,而证据当然不在于你说了些什么,而在于那上面的公章——有公权力部门证明。公权力部门所盖的章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充当了一个信用担保,一个章下去其实就意味着对你的信用进行了担保。但在我们这个信用普遍缺失的社会,信用担保谈何容易,谁也不敢这样轻易揽责上身,否则一旦出事那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才有了无数的循环论证,才有了无数的麻烦手续,甚至出现如曹委员所说的“审批部门互为前置约束的局面”:甲要乙先盖章,乙要甲先盖章,整一个死结,只留下办证的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如果是个大腹便便行动不便的孕妇,那真的是叫人同情。这个时候什么服务啊转变政府职能啊什么的都成了浮云——除非哪天不必为服务、信任、热心、同情等等这些“良心”担责!
     
这次曹委员提出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信息共享优势,实行《结婚证》与《计划生育服务证》合并为“一证通”式的《结婚证》,也就是说,办好《结婚证》的同时计生证也一并办好了。
     
这当然是值得期待,但问题也恰恰出在信息不能共享上面,正如广州市计生部门有关负责人向曹委员坦承的简化审批流程的最大障碍——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想想也是:结婚证是民政部门办,计生证是计生部门办;不管是结婚还是生小孩,各类情况千奇百怪;结婚生仔两者搅合在一起,滋生出的社会万象只怕更是匪夷所思一团乱麻,要达到国家有计划生育的目的,恰如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地去挤华山一条路,一个字:难!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你管你的我管我的,苦就苦了那些老实本分规规矩矩的人。
     
但不管怎么说,计生证必须改革,原因只有一个:现有的办理制度不适应公众需求,给人们增添了无尽的麻烦,给社会增添了许多的额外成本,非改不可。好在对曹委员的改革建议,广州市计生部门积极回应,几乎是立即行动起来,不仅主动约谈曹委员,甚至还向他提交了一份“解决办证难问题工作安排表”。还准备协调其他部门如民政、公安、人社等等,一起来优化办证流程,形成成熟的方案建议后上报上级部门,形成政策。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气象,让人对计生证的改革充满期待。
     
能否最终取消计生证?这是曹委员的理想,他甚至说出“不取消掉就不当政协委员”这样的狠话。有曹委员这句话,我们真是对最终取消计生证乐观其成!曹委员都说了,“黑龙江吉林的经济不如广州,江苏跟广州齐名,这三个地方都已经取消了计生证,为什么广州不行?”对此广州一名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听说后连连摇头:“这不太可能。”“取消计生证,谁也负不起责。”我想他说的恐怕也是实情,除非哪一天将生育这种绝对的自然权利彻底还给公众,让公众自己为自己负责,不必连这种事都要劳烦政府,计生证才会彻底成为多余,那时想不取消都不行了。
 
 
 
 
     
     
     
     
     
  2013年8月15日《羊城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