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傀儡戏(提线木偶戏)传统音乐唱腔
(2011-08-18 01:29:14)
标签:
泉州傀儡戏打城戏传统音乐高甲戏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梨园戏娱乐 |
分类: 提线木偶戏 |
泉州傀儡戏的传统音乐唱腔,习称“傀儡调”。从全国范围看,各地传统傀儡戏种,大多采用当地主要戏曲声腔,唯独泉州傀儡戏,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唱腔“傀儡调”。长期以来,“傀儡调”广被本地高甲戏、打城戏等后起剧种所大量吸收。至于泉南布袋戏(掌中班),则全盘采用“傀儡调”及其打击乐器。甚至在民俗活动中,道士设坛做醮,有的也都演唱“傀儡调”。尤为值得重视的是早在明代万历以前,泉州傀儡戏“落笼簿”《五马破曹·苗泽弄》的〔大迓鼓〕“正更深”,《仁贵征东·扑流萤》的〔剔银灯〕“罗衣宽”、〔锦廷乐犯〕“坐来懒”、〔衮〕“银烛秋光”、〔风云会〕“我只处”,以及《黄巢试剑·苟合》的〔雀踏枝〕“灯花开”等,即已成为弦管(今称“南音”)“锦曲”而在民间广为传唱。傀儡戏非但未采用本地主要戏曲声腔,反是“傀儡调”被当地多数戏曲剧种全盤采用或大量吸收。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种非常独见的现象。同时这也显示了泉州傀儡戏作为古老戏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前一篇:南派传统布袋戏现状
后一篇:泉州傀儡戏(提线木偶戏)传承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