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禄:爱她,就为她着想

(2012-09-11 09:41:37)
标签:

荣禄

北京

慈禧

文化

分类: 子逸谈历史

http://s8/middle/8576961bhc9639a5f4ce7&690

 

荣禄是慈禧最宠信的大臣,同时也是慈禧青梅竹马的恋人。慈禧当上太后之后,大力提拔荣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荣禄对慈禧都是惟命是从,百依百顺的。其实不然,作为晚清重臣的荣禄,在有些事情上,也站在上司兼情人的慈禧的对立面,但那,也是因为爱。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盛怒之下,想废黜光绪帝。荣禄深知,光绪虽然已经成为阶下之囚,但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仍有许多人同情他,支持他。特别是洋人,同情光绪,支持戊戌变法,公然反对慈禧废黜光绪。荣禄害怕慈禧一意孤行,激起民愤、洋愤,多次以“易引起外国干涉”为由极力反对。在荣禄的劝谏和舆论的压力之下,慈禧被迫放弃了计划,改立为大阿哥。

1900年,由山东发起的义和团反帝运动迅速发展,侵犯了列强的利益,于是,列强联合发起了侵华战争。在朝中,大臣们因对义和团和洋人的态度不同而分成了两派。以许景澄、徐用仪、袁昶为首的一派认为,只有剿灭义和团,才能够取得列强的谅解,避免列强干涉,所以主张“对内主剿,对外主和”。而以载漪、刚毅、徐桐为首的一派则主张“对内主抚,对外主战”,他们企图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制止列强支持光绪,使溥早登帝位。荣禄作为朝廷重臣,他的态度极其重要。最初,荣禄认为,以大清一国之力,根本不可能与八国相抗衡,所以,他主张剿灭义和团,与洋人议和。但在以载漪为首的主战派面前,荣禄的力量是微薄的。他只好以请假为由,暂避锋芒。但仍然不断给慈禧上疏,要求剿灭义和团,以免事态扩张。但慈禧恨透了洋人,渐渐地由倾向主战,变为支持主战,荣禄不敢得罪权势日增的端亲王,更不敢开罪于慈禧。只能依违于两派之间,表面上态度不明,暗地里与地方上的刘坤一、张之洞等主和派沟通,对东南互保持赞同态度。在宣战前的御前会议上,载漪等人提出首先攻打使馆,荣禄等主战派以“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为由极力反对。宣战之后,荣禄仍竭力劝谏慈禧不要攻打使馆,以免各国联合,致死报复。慈禧并不听劝,还严厉斥责荣禄,认为他的话是危言耸听,长洋人志气,灭大清威风,并责令荣禄担任围攻使馆的总指挥。荣禄不敢公然违抗,指挥大军将使馆团团围住,但只在当天早上轰击了几炮,并没有实质性的攻击。荣禄还偷偷地命令往使馆内送水和食物,并暗中安抚。荣禄阳奉阴违的举措令慈禧十分不满,她命令荣禄用“红衣大将军”的巨型炮轰击英使馆。荣禄则密令炮手将表尺定高,这样当铁炮对使馆轰击时,炮弹早已越过了使馆屋脊,炮轰了几天,使馆人员及建筑仍然安然无恙。在轰击使馆的同时,荣禄还在不断地规劝慈禧,在他的反复劝说下,慈禧渐渐地清醒,开始正视敌我力量的悬殊,下令停止对使馆的攻击。由于荣禄的明攻暗保,导致几乎没有兵力的使馆被围攻56天仍未攻下。荣禄保护使馆的举措可谓良苦用心,为日后慈禧向侵略者讫和留下了余地。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仓皇逃跑,荣禄作为留京办事大臣,留在了北京,李鸿章和奕奉旨与洋人谈判。荣禄授意他们,“只要不追究太后的责任,不让太后归政,一切条件都可答应。”荣禄完成任务后,立刻去西安向慈禧汇报。慈禧特颁懿旨,称赞荣禄“保护使馆,力主剿匪”,令他管理户部事务,赏穿黄马褂,戴双眼花翎。光绪二十九年三月,荣禄病逝,慈禧给予各项殊荣,谥号“文忠”,以表彰这位忠于她的大臣、恋人。

从上述事件看来,荣禄并不是一味地为慈禧马首是瞻。在很多大事面前,他比慈禧要冷静,要明智。荣禄一生忠于慈禧,并不代表他一味地顺从。荣禄爱慈禧,既然爱,就要为她着想,适时地提出忠言,不管她喜不喜欢。对于上司兼情人的慈禧的命令,荣禄遵旨也罢,抗旨也罢,都是为慈禧的利益考虑,这些,都是因为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