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文章与个性文学
(2011-08-09 08:55:38)
标签:
高考作文个性华丽杂谈 |
分类: 子逸看社会 |
曾经,我一直不太喜欢看日本的小说及动画片,也不喜欢日本的作家和电影。可能是民族自尊感吧,也可能是从小接受妈妈的教育——日本动画片不适合小孩子看,或许还有些别的我说不清的因素。但是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向一位师哥请教高中学习的方法,问他,怎样才能名列前茅,而他却说,顺其自然,并且给我推荐了一本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品川猴》,他说,看了这本书,你会有很大的收获。果然,这本书让我扭转了对日本作家及日本作品的看法,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 《品川猴》是由一个个小故事连成的小说,文章之间并没有情节的连续性,每一个故事乍一看极其普通,但是仔细琢磨起来,又发现它与我所看的所有作品文章都不同,它的每一篇作品貌似是些幻想,仔细一想,这些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是那么的真真切切,又绝不是一篇科幻作品;每一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那么多的修辞和写作手法,却总能在字字句句中透露一些思想的精华,启发读者深入的思考。 看过一些现代的作家写的散文,小说,总觉得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很出彩的。每一篇总有一些模式性的内容在里面。用词华丽,语言优美,句式整齐,但都不经读,看起来就像舞女的裙子,绚丽夺目,柔软飘逸;有些句子看似哲理,精辟,却在细细品读之后发现很可笑: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一句:“没有自尊的脖子不可以撑起自信的头颅。”看似很哲理吧,可细细看看,什么样的脖子才可以称得上是“自尊的脖子”呢?如果我们称那些看似“好”的“坏人”为“披着羊皮的狼”,那么,称这些看似“美丽”但没有内涵、深度与思想的文章为“精包装的垃圾”再合适不过了。 在中考之前,我们练习写考场作文,老师要求买一本《中考满分作文》看,好好欣赏,还要做“圈点评注”,这出这句怎么好,用了什么手法等。可是,我看了几篇,就看不下去了,文章千篇一律,每一篇文章都在论证着同一个观点,说着同样的话,抒发着同样的情感,描写着同样的事情,我的批注也永远就是那一句“语言优美,句式整齐”。如果非要我选出有个性的,那只能选那些选材相对新颖,文章的体裁较有个性的那种了。每一次老师给我的作文的批语也是那一句话“注意渲染气氛”,可我认为,如果是浪漫而温馨的东西,我只要用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就是了,他人就能体会了,硬生生地渲染气氛,只会显得矫揉造作,扭扭捏捏。 零九年的最牛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真的,很好。他采用了另一种笔法,运用了另一种文体,写了与大家一样的题目。他出新了,虽然,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打开了思路,炫出了自我,展示了个性。同样,那一篇甲骨文的文章,虽然跑题了,但是,仍不乏是一篇有个性的文章。有一次,我看了几篇零分高考作文,其实写的真是很好,不做作,真正地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是,正是这种作文,没有按照考试的要求,甚至被阅卷老师批为“不健康,不积极”,最终的了零分。
考试将我们对写作的兴趣扼杀了,周记成了我们深恶痛绝的作业,当老师布置作文时,我们只是衔着笔仰望天空,冥思苦想,到头来,写一篇自己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文章交上去。久而久之,我们也不清楚什么叫“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每一篇文章都好似在无病呻吟。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在其博客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要求我们写“阳刚作文”。以我手,写我心,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我们青春的朝气。所以,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放飞自己的思绪,敞开心扉,将自己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写下来;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以小事见大情,这样才能够真实,才会发现其实我们生活在有茫茫人海的现实社会,而并不是生活在空中城堡或是空中花园。 现在,媒体总说:高考作文越来越死板,一直跳不出框框。其实,并不是题目死板,而是标准答案太死,使所有的学生都说着同样的话。所以,语文工作者应该呼吁学生:“用我手写我心,用我笔抒我情,以真实的笔触描写真实的社会,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气质的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