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胖胖熊
胖胖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4
  • 关注人气:1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 Bislett 24小时耐力赛

(2011-11-28 11:54:35)
标签:

2011年

bislett

24小时耐力赛

体育

分类: 马拉松·越野跑

    (一)

    Bislett体育场是挪威最大的体育场,相当于我们的“鸟巢”。除了标准的田径场地,体育场中央草坪还用做足球场地。在体育场看台下面,有一条545米两轨室内环形塑胶跑道供训练之用。平时没有比赛的时候,每日早9点到晚9点,所有训练设施以及更衣室桑拿房对公众免费开放;为保证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时间,工作日每天下午5点到7点还专门划定中小学生专用时段。秋冬两季,奥斯陆三大长跑协会都把Bislett体育场作为训练场地。

    Bislett体育场是国际田径赛事的重要赛场之一,从1965年开始,每年6月的Bislett田径联赛是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的赛场之一。Bislett体育场还曾经是1952年奥斯陆冬奥会的冰上项目赛场。在Bislett体育场90年的历史中,这里曾经诞生了15项冰上运动世界纪录,以及50余项田径世界纪录。在美国Sports Illustrated杂志评选的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20处赛场中,排名第5。

    (二)

    每年11月底,在这样一个伟大的赛场,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ltrarunners)的Bislett 24小时耐力赛通常在最后一个周末上演。参赛者需要在545米的环形室内跑道上连续跑上24小时,最后根据跑过的距离排名。

    24小时耐力赛目前仍然是相当小众的运动,IAU的历史比赛记录中,中国的参赛者还是个位数。然而在欧洲和日本,这个项目的参赛人数增长相当快。Bislett耐力赛在8月份开始报名,限额130人,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就报满,参赛者主力是北欧5国。今年的参赛者中间,有挪威的室内24小时纪录保持者Peter Tubaas,芬兰室内24小时纪录保持者JariTomppo,应该相当有看头。

    为了让参赛者在24小时时间里保持高昂的斗志,组织者费了不少心思。开赛前一周,参赛者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传到服务器上,比赛期间播放。比赛在Google+上开设了专门页面,供亲朋好友互动。比赛期间发送到现场的祝福,由主持人Heming Leira负责广播,另外还有两个网络摄像机播报现场动态。

    (三)

    西欧的长时间耐力项目,大多数在室外,往往是环绕城市的某个街区,或者野外某个湖泊。而北欧的耐力赛,多数在秋冬季举办。这个时候,室外条件不适合长跑,而室内耐力赛则弥补了这个时段的空缺。然而室内长
距离,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长时间在狭小空间内长跑,容易使人产生焦躁情绪。所以一般来说,室内耐力项目成绩,比同级别室外项目要差一些。
   
    今年Bislett耐力赛,报名130人,实到122人,创造了挪威这个项目参赛人数的记录(当然,这也是场地容量的极限)。很久以前,我就听过不少参赛者,尤其是首次尝试24小时耐力赛的人,关于参赛的感想。有人说,
跑过一次以后,半年时间都不想踏进Bislett体育场一步。组委会负责人Geir Frykholm也跟我说,几年前他跑过一次室内24小时以后,以后再也不想跑第二次。这让我很好奇,室内耐力赛的心理障碍真有那么大吗?所以我很想试试看。

    两周前,挪威最大的长跑杂志Kondis搞了一个赛前网上专题,介绍今年Bislett耐力赛的报名情况。里面还有个预测,说,赢家究竟会是谁呢?Peter Tubaas,还是Jari Tomppo,或者上个月拿了汉堡-不莱梅161公里越
野赛冠军的中国黑马?这让我很紧张,一不小心,就事关国家荣誉了。

    (四)

    周六上午10点,比赛开始。因为时间还长的很,所以大家起步都比较慢,速度基本上在6分钟/公里左右。一般来说,像这样的比赛,前半程应该尽量放慢,极端的说法是,先走上20圈热身再说。这样,才能保证疲劳来的尽量晚,奔跑的时间尽量长。事实上,有不少人在24小时里坚持半跑半走,最后也能跑到160公里。

    参赛者里面有位年轻姑娘Kajsa Berg,主攻马拉松,这次报名,只打算跑100公里,所以在参赛者里面,显得特别鹤立鸡群。最开始8个小时,只见她一圈圈的超过别人,42公里的马拉松距离,只用了3小时16分。

    最开始100公里,基本上是Jari,我,和Peter三人领头。我发现,室内长距离的确很不容易,首先是空间狭小,大多数时间是在两睹墙之间的两条跑道上,头顶距离天花板一米左右,白花花的日光灯,把整个跑道照的像医院一样。另外室内由于通过暖气取暖,空气非常干燥,然而由于长时间运动消化机能有限,又不能喝太多水,所以几个小时过后,人就被烤的像咸鱼干一样。100公里以后,Peter开始撑不住了,到跑道边上躺着休息,Jari却依然很生猛。芬兰人由赫尔辛基的长跑协会组织参赛,除了参赛者,还有自己的补给团,食品饮料摆满了两张桌子。然而在室内的环境下,最大的问题是合理控制饮食。15小时后,Jari开始出现呕吐症状,这种情况相当不妙,一旦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整个能量供应都会受影响。果然,18小时后,他的速度明显下降,几次休息之后,终于在22小时左右中止了比赛。

    我在比赛过程中间,一直还算比较顺利,从20公里开始,每隔20分钟喝水一次,每隔1小时吃一次东西,然后每隔2小时,到浴室里用凉水把全身湿透降温。我在水木发了消息以后,诸位的消息从开赛起就不断的涌向
现场,后来所有人都认识了我,所到之处,“中国加油”之声此起彼伏。

    主持人Heming Leira,简直是个天才。整个24小时里,他一个人手持麦克风,播报比赛进展,又充当DJ协调现场音响,播送世界各地发来的祝福,甚至还见缝插针,插播当日世界各大媒体要闻,以及英超、德甲、西
甲比赛战报。他叫的出每一个参赛者的名字,甚至还记得他们的比赛进度,每当有人跑过,他一定及时的送上鼓励的话语。

    (五)

    在12小时的时候,我的成绩在126公里左右,这个成绩,即使在12小时耐力赛里,也算是不错了。

    16小时的时候,我的总距离大概是150几公里。Peter完全休息过来了,又开始恢复了11公里的时速。这时候,闷热,焦躁,突然让我觉得,要是在这样的地方再跑上8小时,那该是多么无聊的事情啊!我知道,我的意志力没那么坚强,这个想法一出来,就让我觉得,剩下的时间非常不好玩。这时候,我的体力还不错,要是跑下去,跑到210-220公里也有可能。可是要是让我觉得不好玩了的话,逼着自己跑下去似乎没什么意义。

    我开始放慢速度,思考下一步的打算。到第17小时的时候,我发现,补给站志愿者的人手不太够,我立即决定,停下来给他们做帮手。能够帮助别人顺利的实现目标,比强迫我一个人郁闷的跑上7个小时,有价值多了。

    比赛负责人Geir和他的团队,都是超长距离的老运动员,所以比赛补给,简直可以称得上奢侈。比赛进程中,除了基本的食品和饮料,还按照正餐时间供应热饭,周六下午意大利肉酱面,夜间蘑菇鸡汤加米饭,凌晨麦片粥,早间鸡蛋饼。17个小时之后,志愿者们已经相当疲劳,我就帮助他们向参赛者递送食品饮料,同时往返厨房和补给站运送物资。补给站的供应看似简单,实际上很繁琐。运动饮料,水,可乐要在杯子里分装好,保证供应充足;十几种水果和点心要及时补充;餐食要按照参赛者的要求快速搭配好装盘,保证他们可以立即带上,边跑边吃;茶要泡好,等到需要的人下一次经过的时候递上;每隔几个小时,还要分发冰激凌降温……有人经过的时候,我都会喊出他们的名字,鼓励他们前行。在最后的这几个小时里,多几句鼓励的话语,比什么都重要。

    (六)

    周日上午9点30分,离比赛结束还有半个小时。那是怎样一个激动人心30分钟啊。所有人,志愿者,参赛者家属,组织者,提前结束比赛的人们,都在跑道边鼓掌呐喊。跑道上,有人伤兵一样蹒跚,也有人鹿一样的飞奔。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欢呼。当最后测量距离的时候,我把自己的芯片放在补给站前的跑道上,那是我的终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